上海电视节 | “白玉兰”评委王三毛:双腿走入生活,用情用心创作
语音播报

2021年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王三毛凭借《山海情》提名白玉兰奖最佳编剧;本届上海电视节,王三毛以白玉兰奖评委的身份回归。作为知名编剧,王三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入围的优秀作品,是编剧们憋着劲的创作。这些作品能受到观众喜欢,能因为它们深入老百姓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大家在电视剧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生活,或者是感受到相同的生活经历,“那些悬浮的作品,逐渐被观众放弃、抛弃”。

王三毛坦言,以评委的身份回归白玉兰奖,感受和此前参赛入围时大不一样。作为评委,王三毛的期待是“百花齐放”,希望所有的编剧都能拿出优秀作品来。面对入围的22部优秀电视剧作品,王三毛真切感受到自己正处在一个电视剧“爆款”频出的时代。“每一位从业者都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拿出来了。通过‘学习’这22部同行的作品,我能看到他们在内容创作上下的功夫,通过作品能看到他们的心血和才情。”王三毛说。

谈到作品创作,王三毛表示自己不会在意剧的题材、表现形式,他认为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品种,首先要做到好看,能带领观众“走进来”,“创作者需要用情、用心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修养。”王三毛非常注重深入生活,如果年轻人想从事这个行业,王三毛最想送给他们的话就是:用双腿走出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不少人是通过《山海情》知道了编剧王三毛,据悉,为了写好这部剧,王三毛走过很多路,采访过很多人。

“你要迈开双腿去大量采访,去跑基层,去深入生活,去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尤其是在锁定一个题材之后,一定要找到生活中真实的人物原型,在他们身上找到你需要的闪光之处。”王三毛以《山海情》中的“水花”举例。这个人物身上,就有很多他采访过的农村女孩的经历,“你在消化你所搜集素材里的人物的人生经历时,慢慢就能找到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人物鲜活起来。”

在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编剧奖分为“原创”和“改编”两个项目进行评选,体现了白玉兰奖对编剧工作重要性的关注。身为编剧、作家的王三毛,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中国的电视剧观众特别有见识,我们创作者一点点的努力,他们都看得到;相反,你的一点点懈怠,他们也看得到。所以每一部作品的创作都需要‘如履薄冰’,把你所有的才情和创作热情放到里面,才有可能会出来一部优秀的作品。”王三毛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