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國香港海關與廣州日報社合作邀請八位香港大學生,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香港海關招募體驗日,齊步走!”。本次直播既是香港海關首次與內地媒體合作,主要面向內地網友的一場直播;也是香港海關首次公開招募的全過程,展示香港海關全新精神面貌,以及香港海關學院學員朝氣蓬勃形象的一場直播;同時還是這8位香港大學生,第一次在香港海關學院教官用普通話口令帶領下,學習中式步操的一次直播。
本次直播在廣州日報新聞客户端、新花城新聞客户端、廣州日報微博官方帳號、廣州日報微信公眾號等全媒體矩陣上進行。在接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中,共有逾203萬人次的網友在線觀看,相關話題熱度超過1600萬。
香港海關學院院長黎景豪在直播的最後環節,為8位大學生頒發紀念狀。他對參與直播的大學生説:“你們今天的表現都很了不起,希望你們把握這次體驗活動的經驗,繼續努力,為你們的美好未來做好準備。”
“香港海關穩守國家南大門”
本次直播的主持人是海關學院的周肇豪以及香港宇星教育的梁冬兒、裴蕙薪。整個直播都是按照真實的香港海關督查遴選程序進行的,包含小組討論、筆試、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體能測驗以及遴選面試五個環節。參與這些遴選程序的考官,也是香港海關真實招募時的負責考官。包括小組討論考官、香港海關訓練發展課高級訓練組助理參事鄧柱洪,筆試考官、香港海關學院訓練支援組督察朱樂豪,體能測試考官、香港海關學院體能訓練組教官盧國偉、朱珮雯。最後環節的面試考官是香港海關訓練發展課參事李康彥以及鄧柱洪與朱樂豪。
主播周肇豪在直播時,詳細講解了香港海關的招聘條件,該條件不僅適用於香港的大學生,也適用於在內地就讀的香港籍大學生。同時,主播也提醒觀看直播的網友,本次招募日是“體驗進行”,基本按照真實香港海關招募程式進行,但也有所簡化與不同,比如在正式的遴選面試環節,考生應按考官發問的語言而相應作答。
整場直播活動,很好地體現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今年3月24日出席香港海關學員結業會操時的講話精神:香港海關“穩守國家南大門”,而各位通過海關招募,並順利結業的香港海關學員,要秉承海關“聯通國家全球 共建安全經貿”的宏大目標,全力以赴為市民提供優質海關服務,為國家推進強國建設、為香港實踐新飛躍作出貢獻。
“真實感受到了使命感”
參與本次直播的八位香港大學,分別是來自香港大學的王維、葉文雯,香港都會大學的楊瑞嫺、竇瑀彤與曾鏡尹,香港嶺南大學的李存爵,香港科技大學的林鴻俊以及香港城市大學的劉均宜。他們的表現得到了海關學院教官們的一致讚揚。因為本次直播採用的是“淘汰制”,每一個環節都會淘汰2位大學生,最終只有兩位大學生能成為本次招募體驗日的“榮譽學員”。因此,所有大學生都“打醒十二分精神”全力參與:在筆試環節,甚至有一位大學生過於專注答題,最後收卷時刻還在奮筆疾書,結果被淘汰。他面對鏡頭提醒各位觀看直播的網友,“一定要把握好筆試時間,不要犯我這樣的錯誤”。
在中式步操齊步走環節,所有大學生都認真學習,認真操練,當鏡頭轉向主播,鏡頭外的八位大學生也並未鬆懈,他們站成一排面對四位帶操的香港海關正式學員,筆直站立,雙手平放大腿外側,沒有任何人交頭接耳,直到得到教官的指令才有所動作。事後,記者詢問他們為何如此,他們的回答是,看到海關正式學員的精神風貌,自己也受到了感染,“真實感受到了使命感”。
最後,來自香港大學的王維和都會大學的楊瑞嫺,憑藉自己優秀的表現,過五關斬六將奪得本次直播的“最佳表現獎”。
“説好香港故事 説好海關故事”
對於與廣州日報合作一起推出本次直播,香港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香港海關一向重視與大眾傳媒的關係,無論是本地或內地的媒體,“我們都希望多交流、多合作和多互動,將海關的多元化工作和最新資訊,與香港及內地民眾分享。更重要的是,讓有意訪港的內地旅客掌握更多有用的海關資訊。”
提及廣州日報,香港海關相關負責人認為廣州日報在粵港澳大灣區深耕多年,同時在內地有極高知名度與公信力,“香港海關在今年4月正式開設抖音官方帳號,未來,還會開通微信公眾號。我們期待與廣州日報攜手並肩,通過你們的多元化媒體平台,紙本和網絡雙線並舉,及時傳播重要資訊,與內地民眾分享互動,擴大影響力,説好香港故事,説好海關故事。”
文/廣州日報香港記者站記者 曾毅
圖/廣州日報記者 莊小龍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