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0日到18日,由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联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与临床医学研究院等主办的暨南大学国家级肾脏病学继续教育学习班圆满结束。本次学术论坛通过线下的形式举办,来自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们进行现场授课、答疑及病例讨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尹良红教授在学术研讨会中指出,高通量血液透析在临床中体现出一定的优势。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孟宇主任医师主持会议,并对大会寄语:希望以肾脏病和血液净化为基础,实现多学科的交流融合,实现科技创新,促进肾脏病和血液净化领域的发展。暨南大学副校长张荣华、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王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闭思成、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王一飞、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史振伟、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蒋华分别在大会上致辞。三位来自德国的教授也分别在大会致辞。
本次大会共邀请了6位院士进行了线上线下学术讲座;会议还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前来讲学。共有28人做专题报告,参会人数达到800多人次。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血液净化与医工结合分会的成立大会,孟宇当选为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会长罗良平给孟宇颁发了主任委员证书,并为新成立的分会揭牌。
会议论坛现场,多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精彩的发言和分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院管保章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骨矿物质代谢研究进展》专题讲座,胡波教授进行了《头静脉弓病变的诊治》,尹良红教授探讨了《高通量透析器的临床观察》专题讲座,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梁敏教授分享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肾病的危险因素和干预靶点》。
尹良红教授在讲座中指出,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研究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作为近年来使用于临床的新型血液透析模式,较传统血液透析(HD)治疗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改善慢性肾脏病(CKD)和透析相关的并发症如肾性贫血、骨及矿物质代谢紊乱(MBD)、微炎症状态、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并且有利于保护残余肾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高通量透析可能造成多种营养物质丢失,尤其是白蛋白和氨基酸的丢失,对于长期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患者,建议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对于营养不良患者,则须谨慎做高通量透析。
6月12日,德国Berthold Hocher教授和Wolfgang Pommer教授前往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进行了教学查房和学术讲座。6月15日,两位教授还前往广东粤港澳大湾区黄埔材料研究院做学术报告,两位教授正式成为材料院的特聘核心专家。
6月18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洪明晃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三院肾内科汤颖教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肾内科池向耿主任医师等人,前往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进行学术讲座,有200多名粤北地区专家和教授前来参加学术交流。为期8天的暨南大学国家级肾脏病学继续教育学习班圆满落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通讯员:谢婷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通讯员:谢婷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