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街:核酸亭蜕变服务亭,创新激活基层治理
语音播报

根据市区政法委(来穗局)相关工作要求,为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工作,沙面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通过对核酸亭的微改造,实现“下岗”小屋“再就业”,解锁基层服务新功能,打造基层治理新方法,更好地集中力量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激活基层善治。

坚持人民至上,要主动问需于民。实事求是地解决好群众所盼所求之事,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为民办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核酸亭的改造落成,来自居民的集思广益及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工作的有力推动。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之前在沙面街道设置的核酸检测亭闲置下来,为了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更好发挥便民惠民服务,沙面街道广泛听取居民的需求愿望,本着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服务宗旨,将核酸亭改造成具有沙面特色、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亭”,从外观上将核酸采样亭统一改造,并且在功能上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规划,使改造后的核酸亭具备四大功能:沙面街道综合网格工作站、沙面街道综合网格便民联络站、沙面街道警网融合巡查点及沙面街道全域化社会治理巡查点。核酸亭的改造体现了沙面街道基层治理工作倾听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征集人民群众意见建议,把街道当成自己的“家”,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安危冷暖”问题,切实让便民服务亭服务群众,以细微服务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及幸福感。


(图1:改造后的核酸亭外观精美)

聚集智慧力量,要广泛问计于民。要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搭建好问计于民的平台,将改造后的核酸亭作为与群众沟通的新窗口,让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得到解决,把问题摆上“桌面”,把便民利民的服务落到实处。“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改造后的核酸亭内外装修精美,配备多种服务,包括咨询服务、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爱心窗口、应急药箱、爱心雨伞、热水服务和助残服务等,群众可以在这里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改造后的核酸亭与沙面街道网格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成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民平安创建活动及基础信息上报收集的新载体,利于建立长效的信息互通渠道,为民情民意的收集和反馈提供新窗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主动为群众实实在在办实事、办好事,随时随地为群众打开方便之门,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图2:改造后的核酸亭配备多种功能)

推动基层善治,要不断问效于民。基层工作措施制定得对不对、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要看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治病观疗效,落实看成效。”沙面街道将原有的核酸检测亭改造成了便民服务亭,得到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小屋内设有桌椅、热水、雨伞和应急药箱等,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体验。“在改造后的核酸亭里,我可以避暑喝水、休息歇脚,咨询街道便民服务,更加方便了。”沙面街道的居民交口称赞。便民服务亭既是一个爱心驿站,方便来往的居民群众“补给”,同时搭载了便民服务的功能,成为基层网格化治理的新窗口。为贯彻沙面街道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的方针,网格长及网格员为居民解决难题,参与自治共治,着力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带动基层综合发展,推动基层治理走向“善治”。


(图3:在便民服务亭为居民送雨伞)

小亭子,大民生。网格是人民群众感知幸福的“神经末梢”,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着力点,是紧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突破口,是切实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的有效手段。接下来,沙面街道将继续探索新模式,不断丰富便民服务亭的服务内容,切实将服务居民“最后一米”工作做实做细,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不断夯实综合网格基础工作,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