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回城记丨在广州,如何与动物“邻居”相处
语音播报

在广州,摄影师叶智钊曾多次见到野生动物豹猫,最初几次是在2022年4月的广州龙洞森林公园,之后则是在位于萝岗的一处营地。他细细分辨图片中几只豹猫的花纹,惊异地发现竟并非同一只。豹猫在广州的出现,让叶智钊感到兴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些更加美好的关联正在这个城市里发生:比如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更充足的水源、更完善的植被。

实际上除了豹猫,近些年不时有野生动物出现在市区的情况,比如今年5月7日,在白云山周边某居民区就出现了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黄猄,市民镜头里,这只生性胆小的小兽快速而熟练地跑过一户院落;此外还有流花湖公园里的松鼠、增城正果绿道上出没的竹鼠、以及田间被监测到的野猪……

随着越来越多森林公园、生态走廊、环城绿化带的建造,不少野生动物逐渐“回”到城市。实现这一局面当然并非一朝一夕,且未来如何与这群“动物邻居”和睦相处更是需要市民和野生动物爱好者们的共同保护和参与。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记者采访了此前发起“动物进城”工程的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以及一群热爱动物的摄影师们。

与野生动物“邂逅”

动物“邻居”越来越“看得见”

对一个自然爱好者来说,学会辨别野生动物后,会打开一个怎样的新世界?

科普博主“瘦驼”在他的微博里就曾写过一些他在广州与野生动物相遇的瞬间:如清晨窗外叫醒居民的“小鸟合唱团”,其“主唱”红耳鹎和白头鹎,是广州较常见的鸟类、鸣禽,在市区内,即便不用望远镜,循着清亮的叫声也可以找到它们;“帮唱”的歌手,则还有叫“叽叽架~”的远东山雀以及唱“滑儿——滑儿”的暗绿锈眼鸟。再比如遛狗时的公园里,若留意灌木丛间,人们或许能够发现一些被野生鸟类摘掉或吃掉一半的果实。

瘦驼所记录的这些实际上只是“动物邻居”日常的“冰山一角”。经过长期的生态恢复后,回归城市的野生动物远不止鸟类,随着人类的活动和通勤,还有许多常见的野生动物也正在学着调整自己的日常作息和行为。以较常见的黄鼠狼为例,其活动时间通常是随着人类的上下班时间而错峰活动:早上人们上班后,黄鼠狼们才会开始它们一天的“劳作”;公园里的松鼠们见惯了往来散步、对自己无威胁的人群后,也正逐渐变得勇敢,有时人们在越秀公园里走着走着,或许就能见到两只嬉戏的松鼠不小心从树上滚落到脚边。

作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叶智钊在广州邂逅的野生动物类型则更为丰富。从小学迷上观察野生动物至今,叶智钊时常会在白云山、华南国家植物园、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等区域探索,这也使得他拥有一双善于快速“捕捉”野生动物的眼睛。接受采访时,对于身边飞过的某只鸟类,他往往不需要望远镜也能很快识别出来动物的种类和习性:“这是一只八哥”“这是鸬鹚”“这两只鸟可能是在找吃的”“这只可能掉队了”……

叶智钊有时还会固定去一些点位蹲守野生动物。近些年他明显地感觉在城市里见到野生动物的频率越来越高,除了鸟类,更丰富的小型兽类、两栖爬行类动物、昆虫等也开始出现在他视野中。在叶智钊的相册里收藏了他日常拍摄到的野生动物,从小小的水蛭、萤火虫、蝾螈、黑框蟾蜍、青蛙,到迁徙而过的冬候鸟白顶溪鸲、鸬鹚、白鹭等水鸟涉禽,再到松鼠、果子狸、赤麂、鼬獾、白鹇,甚至豹猫等。“一方面是环境越来越好,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另一方面公众的保护意识提高,也让这些野生动物愿意在城市里活动起来。”叶智钊说。

红角鸮

追踪野生豹猫

在城市里,大多数动物都是夜间出没,为了能寻找拍摄到更多野生动物,叶智钊日常会和朋友们一同夜晚去“巡山”观察。在叶智钊寻找城市野生动物的过往经历里,最令他难忘的便是豹猫。他第一次见到豹猫是在2022年4月12日的广州龙洞森林公园。

这是一个可以开车进入山体内的地方。如果一路前行,拿手电筒扫视山体,通过光线反射或许可以找到金环蛇、猫头鹰、红角鸮、蜘蛛和青蛙等野生动物。叶智钊介绍,通常小型动物的眼睛反射出来的都是小亮点,但豹猫却不同,那一天,他在一个水塘附近照到了一对像小灯泡一样发光的动物眼睛,距离他大约150米。水塘对面的豹猫也正循着灯光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对面的人类。叶智钊赶紧拿起望远镜观察,通过花纹分辨得知,眼前竟然是一只豹猫,于是便拿起相机按下快门。这只豹猫见对面的人类对自己似乎并无威胁,竟继续在水塘边大快朵颐地捕食青蛙。

一只正在挠痒痒的豹猫(叶智钊/摄)

为了继续追踪到这只豹猫的身影,叶智钊之后连续七天蹲守在这个点附近等待其出现,这只豹猫也连续四次“如约而至”。“其中最近的一回,那只豹猫大概离我只有5米。”在叶智钊镜头里,这只豹猫的姿态也格外野生:它时而用脑袋亲昵地蹭着一根喜爱的树枝挠痒痒,在看到其他动物路过时又会恢复警觉、凝神观望……

只是随着之后6月的林场开发,叶智钊再次重新回到那个地方时,却再也没能见到这位朋友。直到今年3月,华南农业大学的大三学生朱耘生在龙洞森林公园的另一个水库旁,用热成像仪再次见到豹猫,并听到了它发出的吼声。“尽管我们并不知道这只豹猫是不是此前的那一只,但至少说明这个物种还能继续留在这里生存。”朱耘生说。

在离开母亲之后,豹猫大多都是形单影只,但实际在广州,豹猫却并非只有一只。去年4月21日,朱耘生、叶智钊和几个华南农业大学同学组成了一支野生动物爱好者团队,在萝岗的湾区自然基地登山道上“巡山”时就收获到一些“宝藏”——比如白鹇的羽毛、野猪拱地的坑、鸟类筑的巢等等,其中最大的宝藏就是豹猫大量的粪便。“这里有几只豹猫?它们是怎样的生活轨迹?”朱耘生根据豹猫的爪痕、粪便等寻找到几处最佳拍摄点,布设了若干台红外相机,于4月28日开始自动监测。

到去年5月19日收回相机时,大家抱着“开盲盒”的心态浏览拍摄素材时,竟惊异地发现这里曾出现三次豹猫踪迹,于是便“众筹”了更多红外相机,总共在周边布设了7个动态监测点和两个长期监测点,自发自费监测豹猫的踪迹至今。“半年下来我们拍摄到3只豹猫个体,其中两只母的,里面有一只小豹猫,我们看着它从一个小个体逐渐长大、毛色从浅到深、声音从尖细逐渐变得有力,所以我们猜测可能它与另一只母豹猫是亲子关系。”朱耘生说。

除此之外,他们还监测到大量豹猫的行为习惯:比如在某个监测点内,有一块方形石头,那里是豹猫们最爱蹲点排泄的地方;豹猫的饮食结构非常丰富,除了园区内的蛙类,他们还会食用鼠类、鸟类等;豹猫的出没点,偶尔会出现其他动物,比如野猪等,为了保证“安全”,它们往往还会错峰出行。

戳视频看豹猫兄弟在线拉shi(红外相机监测)

野生动物“进城”之后

动物:

积累生存技巧 适应城市生活

野生动物出现在城市中固然是好事,但对这些动物而言,它们或许需要积累更多的城市生存经验,适应人类的生活节奏和习惯,来确保日常少受打扰。

记者查阅朱耘生发现三只豹猫所在的山脊位置时就发现,这个依托于黄埔开发区周边林地的基地,其山脉西侧就有一条正在建造的南北向高速公路,据朱耘生反馈,在这条高速公路开始修建后,西侧的监测点位就不再出现豹猫;但相应地,另一侧的点位记录频次开始变高。“之前我们最多时一个月内拍到过10次豹猫,目前综合来看,豹猫平均出现频率变成一周一次。”

同样在适应城市生活节奏的还有豹猫的“邻居”仙八色鸫。夏季如果在那片山上徒步行走时,运气够好时,或许你可以见到这类颜色靓丽的小青鸟。仙八色鸫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实际上是一种旅鸟,其过往习性是在北方繁殖,5月份时在广州过境两天,再前往热带越冬。而前不久,朱耘生在巡山时就意外发现了仙八色鸫的巢穴。“这意味着这里拥有了适合它或吸引它繁殖的环境。”

然而比较令人遗憾的是,这只没什么经验的小青鸟却是将鸟巢建造在登山道的侧下方,每次遇到偶尔路过的登山队伍,它便不敢回巢,可如果鸟妈妈离开时间太长,就容易造成鸟蛋失温,不能孵出小鸟。之后朱耘生又几次悄悄回去观察这个鸟巢,看到巢穴里的鸟蛋越来越少,到后来那只仙八色鸫也没再飞回那个巢穴。“可能它是第一次来这里筑巢,但经过这一次,想必它也会总结经验,换一个不容易被打扰的筑巢点。”朱耘生分析。

仙八色鸫(叶智钊/摄)

人类:

接纳“动物邻居” 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留下这些“动物邻居”, 城市里的人们也同样在学习与动物相处,如叶智钊、朱耘生还有一群与他们志同道合的野生动物爱好者们会利用个人时间开展一些面向儿童和大众的动物科普工作。前不久广州市动物园门口就开展了一场“数数幺蛾子”的科普活动,内容主要针对生活在广州的2000多种飞蛾。“从飞蛾到豹猫,这些城市野生动物对生态系统都非常重要,但大家对它们的了解还比较少。”叶智钊说,“所以保护动物要先从认识它们开始,比如其生活特性、活动轨迹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与野生动物的缘分则更深。2010年,由胡慧建团队共同在广州发起的动物保护工程“动物进城”,以“动物恢复”为理念,让原本就生活在城市的这些野生动物“回家”。“从广州创建森林城市、珠三角成为森林城市示范地,到现在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环境质量在不断改善,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好的栖息地;另一方面也说明环境改善后,很多野生动物正在发展自我拓展能力,慢慢融入城市。”

胡慧建告诉记者,广州先后完成了两次(2007年、2019年)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相比第一次,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物种丰富度数量增加了20%,特别是城区鸟类数量增加了1/3。而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也取得巨大进展,如白云山在20世纪50年代曾有100多种鸟类,到20世纪80年代降至60~80种,如今又恢复到100多种。

近两年随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城市里的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升:胡慧建介绍,在“动物进城”工程之后,像松鼠、竹鼠等开始越来越频繁出现在越秀公园、中山纪念堂、华南国家植物园、华农等地;此外,鸟类种群的恢复速度同样飞快,据胡慧建团队的大数据监测,目前广州鸟类的种-面积效应已接近历史饱和,且鸟类种群数量恢复到历史最高峰时的90%。“这背后离不开我们的城市建设,更丰富的湿地、植被,更干净的河涌、水源等,都为野生动物创造了更优质的栖息环境。”

研究员胡慧建正在进行观测

叶智钊带着小朋友进行观鸟活动

朱耘生正在安放红外相机

如何与“动物邻居”共处?

——当“有距离的朋友”

显而易见,未来人类与野生动物“邻居”们相处的时间还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会继续向前。那我们要如何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来避免与野生动物们发生冲突乃至“赶跑”它们呢?对此,胡慧建给出了一些建议。

房屋友好:随着高楼建筑增多,此前也有不少临近湿地的高楼建筑出现过“鸟撞”现象。胡慧建指出,这多与动物行为有关,在玻璃反射时,鸟类或因误认为镜中的自己是同类,出于求偶、打架、聚集等目的,来不及“分辨”就一头撞上玻璃。因此在建设高层建筑时可选择紫色或半通透、半反射玻璃;或通过贴纸、放花盆等方式来助其分辨。

道路友好: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往往会改变动物的行动轨迹。胡慧建建议,在工程建造前或完成后,可以通过恢复植被或修建绿色廊道等方式,把这些野生动物“请回来”。

丰富监测:在动物行踪轨迹监测方面,广州南沙湿地公园监测了20年、海珠湿地监测了10年,而整个城市的系统化、成体系的监测系统还尚未完成。后续可集中民间力量,科学高效地解决监测问题。如通过在城市公园里布设红外相机网络,研发AI识别系统等,一方面可以为公众科普,另一方面如果监测到野猪、蛇等野生动物,也可以及时报告提醒。

保持距离:公众可以了解、观察城市里的野生动物,但同时也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它们的干扰。胡慧建表示,人们看到野生动物(如大型兽类、两栖类、鸟类)出现或受伤时,切记不抚摸、不触碰、少接近,“和动物当有距离的朋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