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庄爱伦上海月份牌研究成果,《20世纪早期上海月份牌与视觉文化》出版
语音播报

近期,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早期上海月份牌与视觉文化》面世。

本书追溯了20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上海商业广告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及其所创造的艺术财富。在这段时期,这些艺术家们设计了悬挂式彩色广告海报以及黑白的期刊广告。

作为对中国商业艺术的第一次实质性调查研究,本书对目前关于上海文化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并开拓了20世纪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的新视野。本书不仅讨论了广告艺术,还探讨了它的制作。本书包含主要艺术家的传记内容,甚至包括他们出入风月场所和偶尔参与法律修订等事项,以尽可能详细地叙述他们在艺术领域接受的训练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本书不仅呈现出了他们作为独立艺术家,与大公司的广告部门合作或作为商业艺术工作室成员等的风采,还展现了他们在广告艺术领域之外——如在中式绘画或摄影等领域取得的成就。

商业艺术家为通俗小说刊物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封面,小说作家在商业艺术家创作的月份牌上题写诗词第一次揭示出了商业艺术家与纯粹艺术家之间的丰富关联、商业艺术家和出版业之间的重要联系。本书深入仔细研究商业艺术,特别是独具特色的月份牌广告,从而呈现20世纪初的中国公众逐渐接受西方艺术的过程。

在中国,制作商业广告的第一批艺术家活跃于生机勃勃的印刷行业,该行业通过生产供大众消费的图片而蓬勃发展。到19世纪末,上海的印刷业使用的技术包含本土的木版印刷技术和从国外传入的平版印刷和摄影技术,这些技术本身具有自己在设计和制作方面的使用传统、惯例和要求,其中一些使用方法或要求也被用在了广告图片的制作中。

广告图片的后期发展情况,以及包括中国的平版印刷和摄影技术在内的印刷技术的不断演化,将在第二章中继续介绍。这些传统印刷品的生产通常要采取多道工序,从结构化车间制造方法到一家印刷工坊重印其他商店首发过的图片并为之重命名的生产习惯,都在月份牌生产制作中得到了延续。而其他月份牌艺术家的艺术启蒙大多与中国的肖像摄影密切相关。月份牌不仅一直作为商品和服务的营销手段,其本身也成了商品。第三章讲述了在中国如何制作和销售月份牌,以及如何认识传统制作方法(如制作工序)与从西方引进的现代化创意(如在新闻媒体上刊登月份牌)之间的关系。

周慕桥(1868—1923)是目前中国第一位有足够的资料记载来为其撰写一部完整传记,评估其艺术成就的月份牌艺术家,他也是本书第五章的主角。周慕桥凭借为月份牌创作新图片——中国女性的大型图片——而闻名。

郑曼陀和他的搭档徐咏青是第六章的主角。郑曼陀的绘画技术被称为擦笔水彩:将炭涂在纸上,然后用浅色水彩颜料覆盖在上面。

在所有的主流月份牌艺术家中,只有谢之光(1900—1976)会在报纸上刊登黑白广告,他是一位被普遍认可的中国风画家。他的作品极为丰富,比如制作月份牌广告、报纸上的黑白广告,为浪漫主义文学杂志以及著名的画刊《良友》设计封面等。第七章回顾了谢之光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包括他制作的各种广告艺术作品。


与英美烟草公司的广告部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九章介绍的、由中国人经营的穉英画室。这个商业艺术工作室由杭穉英(1900—1947)创立,他最初紧密追随郑曼陀的艺术风格,但后来脱离了郑曼陀的风格。穉英画室在其营业期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两位艺术家:金雪尘(1904—1997)和李慕白(1913—1991)。

·作者介绍·

梁庄爱伦,1967年密歇根大学远东艺术史博士。现为俄勒冈大学美术史系教授。梁庄爱伦是著名的中国艺术史家,秉着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文化的无比热爱,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颇富创见。她研究过中国的《西园雅集》图,也研究过明代画坛大家仇英,特别是系统研究过中国民间版画和20世纪中国的月份牌画,对中国艺术史尤其是绘画史进行过深入广泛的研究探讨,其著述在艺术史学界颇有影响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通讯员:上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