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专业人士:心智障碍患者家庭关注遗嘱继承话题
语音播报

今年过完年后,蔡盛先后来到越秀区海珠区的多个街道,为社区居民开展关于监护与遗嘱继承的普法讲座。这些讲座基本每两周就会举办一次,蔡盛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普法活动,让街坊们认识到提前安排监护与遗嘱的重要性。

蔡盛表示,讲座除了老年人比较关注,不少心智障碍者的父母听后也茅塞顿开,“现在我们接触的心智障碍家庭比较多,《民法典》的一些修订,也实实在在帮到了他们。”

蔡盛在基层做讲座

蔡盛介绍:“《民法典》对遗嘱的功能进行了多元化拓展。以前,遗嘱除了做财产分配外,其他功能比较少见,现在多了几样功能,第一是用遗嘱设置居住权;第二是遗嘱指定监护人;第三是遗嘱信托,第四是指定遗嘱执行人和遗产管理人。其中遗嘱增加居住权,对心智障碍者家庭就很有作用。比如家长有一个心智障碍的子女和一个正常的子女。以前法律没有明确的居住权规定,在房产分配方面,这样的家长就会难以取舍,不知道给谁多一点给谁少一点,感觉怎么给都不太对,我们就会向家长建议,可以将不动产所有权留给正常的孩子,同时规定心智障碍孩子有不动产的居住权,这就可以保证心智障碍孩子可以住到百年归老。未来,等心智障碍孩子去世之后,所有权人就可以处置这个房子了。”

“现在我们和街坊们讲遗嘱这些事情,他们都非常豁达了。”蔡盛说。

围绕遗产继承方面的准备。蔡盛介绍:“首先是被继承人要准备好自己的财产清单,保证被继承人在去世的时候,继承人知道其有哪些财产,第二就是准备好各个继承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比如结婚证、户口本、出生证等,如果这些证件缺失,就建议在被继承人生前及时到所在单位或街道居委开具相关的证明文件,第三就是为了尽可能保证分配意愿的实现,建议被继承人在意识清醒的时候及时订立好遗嘱。”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