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李嘉宜成功“摘梅”:“艺海无涯,梅花奖是我艺术的新起点”
语音播报

5月21日,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广州粤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嘉宜凭借在粤剧《文成公主》中的出色表现,成功摘得梅花奖。

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粤剧薪火赓续,在过往30届梅花奖评选中,粤剧界共有22人共24次获得过梅花奖。其中,广州粤剧院共有9名演员获得10朵“梅花”(其中欧凯明为二度梅),本届再添一位李嘉宜,共计11朵“梅花”。


“艺海无涯,梅花奖是我艺术的新起点”

李嘉宜,国家一级演员,工花旦、闺门旦行当,师承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丁凡和蒋文端,艺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欧凯明。现任广州红豆粤剧团副团长。曾主演多部粤剧如《三家巷》《刑场上的婚礼》《初心》《岭南人家》《焚香记》《南越宫词》等,其主演的粤剧电影《南越宫词》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5月21日的媒体见面会上,李嘉宜用“激动、感恩、奋斗”三个词来表达自己“摘梅”后的心情。

李嘉宜表示,“众所周知,梅花奖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能企及这个表演艺术的标杆,我非常激动,这个成绩印证了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深耕笃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10岁入行,至今学艺、从艺20余年,一直耕耘在粤剧这方舞台上,内心对艺术始终敬畏、纯粹、坚定且执着。”

在李嘉宜看来,梅花奖虽然是一个个人奖,但它嘉奖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背后的团队。“在排演粤剧《文成公主》期间,我对这点特别有感触。我所在的广州粤剧院对这部戏、对我倾力支持,大家全都以戏剧人‘一棵菜’的精神同心协力、不遗余力地打造我这部代表剧目。”

“艺海无涯,梅花奖是我艺术的新起点,我要以一位梅花奖演员的身份激励自己走向新征程,以更高的艺术标准要求自己,为我所敬畏的粤剧事业奋斗一生。”李嘉宜表示。

“当代青年戏剧人不是要迎合青年,而是要引导青年”

李嘉宜参评的作品是去年10月首演的新编粤剧《文成公主》,她也参与了这部剧的创作。在她看来,粤剧《文成公主》作为一部新编戏在粤剧舞台上做了不少新探索。

首先是主题立意新。该剧以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事件为依据创作,以民族大团结为主题。文成公主在剧中心灵高贵,朴实真挚,开辟了这类题材戏剧审美的新格局。

其次是表演手法新。传统粤剧中,一般女主演只需要以一到两个行当应工。而粤剧《文成公主》中的人物年龄跨度大,要从少女演到老奶奶,加上剧中有女扮男装的戏码和武戏,所以李嘉宜在剧中需要以小生、花旦、刀马旦、青衣、老旦五个行当应工,每个行当的戏份都不少,对做工身段要求都很高。

第三是舞台呈现新。对于现场观众而言,粤剧《文成公主》气势恢宏的舞台呈现很有视觉冲击力。在舞美、灯光、多媒体、服装和化妆的配合下,全剧展现出盛唐的雍容风范,同时又交融着汉藏富丽的色彩。此外,这部剧给观众的听觉感受也是超越以往的,现场演奏就使用了40多人的大乐队。

在李嘉宜看来,粤剧从来都不乏创新。“当代青年戏剧人要做的,不是迎合青年,而是引导青年。中华文化有5000多年的沉淀积累,粤剧有近400年的历史。在艺术特性上除了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以外,粤剧尤为突出的是唱腔的流派传承。所以近年来尝试了和不同艺术门类相结合的多种表现形式。”李嘉宜表示。

“当然,这是基于传统戏剧文化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尝试,观众接受程度如何,我们也是在观察当中。”李嘉宜说,“但这个时代赋予了戏剧戏曲艺术很多的空间。粤剧+流行、粤剧+科技等融合,在传统文化中尝试二创,对于年轻观众来说,易于接受,也是青年人关注传统文化的敲门砖。”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张素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