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形象!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北京“飞扬”
语音播报

“捱呀捱——命生好丑唔怕捱,几大都要捱过来。晚黑捱过天光晒,一朝捱过云开埋……”一曲“叹歌”氤氲,舞台上,年迈的带好、月姐、阿丽在佛山祖庙前闲话家常,将当年下南洋做“红头巾”的故事娓娓道来……

5月6日、7日,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在北京天桥剧场连演两场。这也是“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北京站的演出。精彩的演出获得观众好评如潮,“如此艰辛的过往,表达得却如此诗意。欢迎粤剧常来演出!”

“用草根力量展示中华女性开拓进取的民族风骨,红头巾是被世界所尊重、认可的中国形象典型。”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馗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水女儿·红头巾》应该走出国门,用活态的戏剧文化去展示。”

现场——观众赞“非常完美”,“开启我之后继续看粤剧的起点”

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是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广东粤剧院近年创排的、国内首部展现华人女性群体劳工史的舞台作品。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曼君执导,国家一级导演莫非担任编剧,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岑海雁、朱红星,国家二级演员翟春燕、唐思果,以及国家一级演员冼鉴棠联合主演。

该剧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广东佛山三水女性“下南洋”的辛酸与坚韧——她们迫于生计远渡重洋,在新加坡的建筑工地上肩挑手提,扛起了家庭的重任,搭起了高楼大厦。她们戴着红头巾以区别于其他“工种”,因此被称为“红头巾”。

“红头巾”独立自重的人格品质和生命丰采已被视为华人华侨融入海外世界的独特符号。“红头巾”不仅见证了新加坡的一个时代,更像一条情感纽带,将这群三水女儿的人生命运与家国紧密联结。该剧以小见大,通过她们离乡、思乡、望乡、返乡的情绪变化,以艺术的方式致敬这群在逆境中求生存、吃苦耐劳的中华儿女的代表。

130分钟的演出,演出现场叫好声和掌声不时响起,谢幕时的掌声更是经久不息。

10岁的小康和妈妈一起来观看《三水女儿·红头巾》,小姑娘之前看过电影《白蛇传·情》,觉得画面很美,就喜欢上了粤剧,“《白蛇传·情》是爱情,《三水女儿·红头巾》是爱国。”小姑娘说,“知道了一段我不太了解的历史。之后会看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剧目。”

朱先生是北京的一个粤剧群群主,这次带着40多个戏迷来看《三水女儿•红头巾》,有北京的观众,也有在北京的广东人。“今天的演出非常震撼,在粤剧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很多现代的风格。”朱先生说,“很高兴看到民族精神在戏剧舞台上被如此展现。当年下南洋的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感动。抗战中,很多华侨捐了钱,我今天才知道这些钱是中华儿女在海外一滴滴血、一滴滴汗换来的。中国人在世界上永远有自己的地位,中国人是能吃苦的,是不怕困难的!”朱先生哽咽了。

“通过我们中国辛勤的劳动人民向国际去传播中国文化,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也展示了中国人艰苦朴素、团结奋斗的品质以及爱国情怀。”一位年轻女观众表示,“演员的表现非常完美,非常让人感动。这是我头一次看粤剧,也将是开启我之后继续看粤剧的一个起点。”

红头巾——被世界所尊重、认可的形象

《三水女儿·红头巾》塑造的红头巾群体,可信、可爱、可敬。

为了谋生,这群弱小的女性下南洋,在离家的祖庙前,她们祈祷平安和挣钱寄回乡;在船底舱漂洋过海,柔弱的她们随风随浪跌跌撞撞,她们比较着海上的风、星星和三水的区别;来到新加坡,她们在建筑工地从事粗活,再苦再累也要自强自爱,要赚“洁净钱”;“担起养家活命钱,担得回家好时年”,来自家乡的信息,是她们的精神支柱……命运多舛,她们始终自强自信、爱国爱家、坚毅隐忍、同心协力,吃苦耐劳,剧中反复出现的劳作歌“担啊担啊,担啊担啊!几重都要担,都要担!”“捱呀捱呀,捱呀捱呀,几大都要捱,都要捱!”是她们的生命注解。

“一片艳阳染红布,捱得沧海变桑田。”该剧尾声,三个报童用说唱的形式播报新加坡1943年至1953年之间的重大新闻事件,每一件都和“红头巾”对新加坡建设做出的贡献有关。

“红头巾”挥洒着青春,流淌着汗水,将头顶的“一抹红”烙刻在新加坡的史册里、狮城人民的记忆里——新加坡重建局大厦门外,立着三尊红头巾石像;新加坡广播电视局推出了26集电视连续剧《红头巾》;新加坡国家邮政局特别推出纪念版“红头巾”邮票;新加坡国庆庆典和华人新年“妆艺”,游行队伍中,常常可以见到“红头巾”的身影。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馗看来,“红头巾”用自己的草根力量,展示着中华女性开拓进取的民族风骨,她们辗转于中国与海外的阔大空间,扎根在异国他乡的文化环境,用自己奉持的中国文化的言行操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崇敬,也让自己成了被世界所尊重、认可的形象。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副主编武丹丹认为,《三水女儿·红头巾》表现的是比较典型的地域文化,红头巾个体的命运又和家乡、国家的命运相连。三水女儿在困境中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最具代表性的品质——坚韧不拔,吃苦耐劳,正直善良。

5月7日晚上是武丹丹“二刷”《三水女儿·红头巾》,虽然是3年前在广州看的该剧首演,但武丹丹对该剧诗化的舞台印象深刻,“带好柔弱的肩膀挑起砖块,挑起的是谋生的重担,也是命运的重负。中国人无论如何,都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柔与力——人类共有命运的艺术表达

在王馗看来,《三水女儿·红头巾》展现了人类在逆境中谋求生存时生命应该有的质感——吃苦耐劳、独立自重。

该剧强调了群体性,群体共同呈现出来的“柔与力”的美感。王馗说,女性的柔弱和建筑工地的劳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柔与力共载的民族精神。这是观察世界的柔性视角,隐忍、宽容、善良是人性共有的美好。上善若水,水流向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爆发强大的力量。”柔与力,也表现在《三水女儿·红头巾》的舞台上,在写意的舞台、诗意的氛围中,书写了一部为祖国和家人努力拼搏的美丽女性“红头巾”的史诗。主题宏大,气韵流动。

该剧的核心人物是带好,进入新加坡,上岸做工前要做防疫检查。在姐妹们胆怯迟疑的相互退缩与消毒水雾的飞溅中,带好挺身而出,一句“我来”从凝重紧张的气氛中爆发出扎根异域的底气。碧山亭一场戏,战争走难中,惠姐身亡,在“红头巾”群体危难之际,带好接替惠姐,承担起“红头巾”的工头,带着姐妹们继续前行。历史上,就有一位“红头巾”名叫“带好”。“带好”,带着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这也是全人类的愿望。

“红头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普通大众中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她们在群体生命跨越的100年里,实际上用自己的切身生活,参与到世界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同时也用她们离乡、思乡、望乡、返乡的诸多情感,折射出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百年进程。”王馗说。

在武丹丹看来,“剧中的乡愁尤其让我感动。千里万里,千难万难,不忘乡情,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自己过得好一点,都会想起回馈家乡。《三水女儿·红头巾》中,有对家乡的无限回望。”中国戏曲以抒情见长,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柔美地诉说着和当代观众相同的情感。武丹丹说,“该剧主创找到了世界故事中通行的密码——人类的情感基因。”

不断修改打磨,希望走向世界活态展示“红头巾”

《三水女儿•红头巾》自2017年正式启动,历经30余次易稿,于2020年8月在广州成功首演,后在武汉、上海、佛山、东莞、珠海、深圳等地巡回演出,得到了戏曲界、评论界知名专家学者的认可和观众的喜爱。

首演之后,该剧也已经做了4次修改。今年3月,导演张曼君专程到广州指导,“逼迫”演员不停地向前。张曼君介绍,此次北京站的演出经过了再次打磨提升,主角“卢带好”的人物脉络更加清晰,情感表达也更加细腻。“原版《红头巾》讴歌人性和人类最重要、最普遍的‘真、善、美’精神,而这次改版则更突显了‘卢带好’作为‘红头巾’代表的人物脉理和精神内核,重点刻画了她在经历苦难后逐步成长的印记,故事链条更加完整。”

在一次次的排练和演出中,曾小敏坦言,自己越来越能深入“带好”的内心世界。“卢带好肩膀上的重担、内心的强韧和性格的隐忍,使她的内心仿佛浩瀚如海,默默消化了一切的不平。她的咬紧牙关、默默行动,正好诠释了‘苦捱’的归宿和意义。”

广州市民林女士曾在广州看过该剧,近期在北京出差恰逢《三水女儿·红头巾》演出,便来剧场“二刷”。“这次直接把我给看哭了,几度落泪。该剧在主题立意上做了深化和升华,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也更细腻,更能感觉到剧中人的姐妹情深,剧中惠姐死后带好接班的情节得到了强化,让我印象尤其深刻。”

《三水女儿·红头巾》主创团队挖掘了岭南独特的侨乡文化,红头巾以其走进世界、融入世界,被世界所尊敬、被世界所认可的形象,成为广东粤剧院站在中国与人类文化视野中的重要发现和重要创造。《三水女儿·红头巾》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业内人士认为它应该走出国门。在王馗看来,《三水女儿·红头巾》走出国门的第一站,就应该去新加坡的牛车水广场,“用活态的戏剧文化去展示,让世界了解‘红头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

图/广东粤剧院供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卜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