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敦煌|“敦煌女儿”樊锦诗,1000万,捐赠北大
语音播报

“今天我的这点捐款,是我应该做的贡献。”

时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日,“敦煌女儿”樊锦诗回到北大,捐款一千万元人民币,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

▲ 樊锦诗在捐赠仪式现场

此次捐赠的资金,包括2019年樊锦诗获得的“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正能量奖奖金(该奖金总额为2000万港元,其中一半捐给母校,另一半捐给敦煌研究院),还有2020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奖金100万港元。在此基础上,樊锦诗为了使基金本金能达到1000万人民币,又将她本人多年的积蓄捐出。

捐赠仪式上,樊锦诗说:“做人不能只为自己打算,一定要使所得奖金用在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事业上。”


  ▲樊锦诗,2020年10月

没有樊锦诗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莫高窟

1938年出生的樊锦诗,是文博界的传奇人物。

她是上海姑娘,北大毕业,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却坚守西北大漠中的735座洞窟60年;

60岁受任敦煌研究院院长,80岁退休,于危急中拯救莫高窟;
她发起了“数字敦煌”工程,率先在全国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因对莫高窟的保护被季羡林称赞“功德无量”。
从青葱少女到“敦煌的女儿”,她用满头白发换来敦煌青春永驻。

▲莫高窟的壁画、彩塑等

  一生守一事,心归处,是敦煌

“如果世界上有一种精神,那就是永恒”。樊锦诗正是践行着“守一不移”的觉悟的人生。
这个“一”就是莫高窟,她来了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从1963年初到莫高窟实习,因严重水土不服提前返回,再到被分配到莫高窟,却以国家需要为优先,偷偷藏起了父亲的求情信,义无反顾奔赴敦煌,再到成家生子后有多次机会离开敦煌。
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路口,她放弃了离开条件恶劣的敦煌的机会,都选择了——坚守。

▲1965年的莫高窟旧宿舍,敦煌研究院供图
这个“一”是她与终身伴侣彭金章的坚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们是北大的同班同学, 毕业后,一个去了武汉大学,一个去了敦煌。
异地恋四年,婚后两地分居十九年。最终,彭金章主动放弃自己亲手创办的武汉大学考古系,来到敦煌,结束了长期夫妻异地、骨肉分离的局面。
樊锦诗一直心怀感激:“遇上了老彭这样的好人,是我一生的幸运。”

▲1965 年,樊锦诗与彭金章莫高窟合影
这个“一”还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她从没有忘却也没有背叛过。
她与时间赛跑,二十年探索永久保护莫高窟科学方法,十年建设“数字敦煌”工程,让世界每一个人都能随时欣赏到敦煌艺术的精美,让敦煌这颗历史的明珠永远焕发出不朽的光辉。
她以瘦小的身躯带领团队四处奔走,着力处理旅游管理与文物保护的巨大矛盾,让莫高窟保护薪火相传。
在从事管理工作的同时,还不忘母校嘱托,四十年终完成莫高窟考古报告。

▲2006年,在敦煌石窟高精度数字摄影工作现场
樊锦诗选择敦煌作为自己心灵的归宿,敦煌选择她向世人言说它的沧桑、寂寞、瑰丽和永恒。
这位莫高窟的守护人曾多次说:“我为敦煌尽力了,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它值得。”
她以一生书写下自己的人生注解:我心归处是敦煌。

推荐阅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 “敦煌的女儿”首度自述传奇人生

长久以来,樊锦诗先生都很神秘。她单纯简朴、低调谦和,将自己隐于敦煌绚烂的壁画图卷之后。面对公众,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说我了,还是说说敦煌,说说莫高窟吧”。这一次,在杖朝之年,她终于决定在书中说出自己感人至深的人生故事。

▲2011年8月16日,樊锦诗检查加固后的莫高窟北区洞窟

◎ 深度解读莫高窟的前世今生与惊世之美

从藏经洞的惊世发现,到第259窟禅定佛永恒的微笑,莫高窟的美超越了时间与空间。作为世界上最了解并深爱着敦煌石窟的人之一,樊锦诗以考古人的博识、文保人的严谨、艺术家的浪漫,将敦煌石窟的深远历史与绝美艺术娓娓道来,引领读者踏上一场纸上敦煌艺术之旅。

◎ 全面呈现敦煌石窟考古和莫高窟文保事业

从百年前藏经洞文书的失意流散,到如今中国敦煌学研究的蔚然成林;从大漠中寂寥荒凉的无人区,到举世瞩目的敦煌研究院;从常书鸿、段文杰到樊锦诗,几代莫高窟人饮冰茹檗、披荆斩棘,谱写下一曲波澜壮阔的敦煌乐章。

◎ 详细披露“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于花甲之年接手敦煌研究院,就面临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莫高窟告急!樊锦诗以其远见卓识,带领新一代莫高窟人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以先进理念和高精技术保护石窟遗产,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数字敦煌”工程。这一壮举背后的艰辛历程,将在书中首度披露。

◎ 讲述敦煌故事,弘扬莫高精神,讴歌中华之美

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正是莫高窟人的精神写照。在这里,人文之美、艺术之美、精神之美,永恒闪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通讯员:张露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