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平:青蒿素类药物成为亚非人民眼中的中国“神药”
语音播报

正值4月25日世界防治疟疾日和4月26日全国疟疾日,在位于白云区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记者采访了如今两鬓花白的中心主任宋健平。宋健平介绍,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李国桥总结过去半个世纪中国、越南及全球抗疟的经验和教训后,认为过去“以防蚊灭蚊为主的防治策略”收效慢,提出应该以快速消灭传染源(疟原虫)为主,并设计了快速灭源除疟法,由此也拉开了中国援外抗疟的序幕。

宋健平介绍:“经过数十年的临床研究,李国桥教授发现青蒿素具有速效、安全的特点,提出大规模推广青蒿素可以减少疟疾的死亡,加快疟疾防控的进程。他成功研制了4个含哌喹的青蒿素复方新药,把原先7天的疗程缩短到2-3天,通过青蒿素的推广,让全球认识到青蒿素抗疟的特效,也让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推荐青蒿素复方(ACT)为恶性疟的一线用药。”

青蒿中心援外的第一站是2003年的柬埔寨,当时正值壮年的宋健平参与其中,所使用的防治疟疾的方法,和郭文峰在圣普的类似,都需要下到疟疾高发的农村,确保足够多的老百姓吃上抗疟药。

宋健平在指导助手

但当时,柬埔寨刚刚结束内战不久,战争留下满目疮痍,道路破败不堪,100多公里的路,宋健平开车就要花上1整天。当地也没有干净的饮用水,一喝生水,基本都会得急性肠炎,宋健平每次下乡前,都会煮一大壶热水路上喝。但身处热带,又无空调,加上糟糕的交通,一壶水往往还不够喝。渴,宋健平也只能忍着。后来,喝水少造成的肾结石、肾绞痛以及登革热等传染病,也时不时折磨着宋健平等中国援外人员。

但最让宋健平感到后怕的,其实是柬埔寨埋藏在各个角落的地雷,“我们一路上能看到各种没有腿的老百姓,他们都是被地雷炸的。因为战争,柬埔寨是人均地雷拥有量全球第一的国家,联合国都专门有一个帮助柬埔寨排雷的项目,我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一点点地帮助当地进行疟疾防治工作。目前,柬埔寨也已进入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预消除疟疾国家行列。”

2006年,宋健平又前往非洲国家科摩罗进行疟疾防治工作。非洲的疟疾疫情更加严重,宋健平说,在科摩罗,以前5岁以下的儿童是没有名字的,就因为疟疾对儿童死亡率高,小孩过了5岁,父母才为他取名。而经过宋健平等专家的集体努力,科摩罗当地的疟疾发生率以下降了98%以上,已实现疟疾零死亡。

宋健平告诉记者,亚非疟区的人民很友好、很淳朴。2004年,他在柬埔寨实居省奥拉地区抗疟,有一位柬埔寨人表示愿意做一名义务抗疟员,“他跟我们讲,他本来有5个小孩,因为疟疾死了3个,只剩下2个,这两个孩子的疟疾反复发作,因此对于中国医生来帮助他们抗疟,他非常感激,积极报名参加抗疟工作。”

2008年中国发生汶川地震,宋健平正在科摩罗抗疟,“当时,受到中国援助抗疟的一位科摩罗人主动要求捐款50欧元,这是他家整整一个月的生活费,但他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还向我们提出,要去中国救灾。”

“我们抵达这些受援国家,百姓都会主动用中文和我们打招呼,‘你好’,而青蒿素类药物,也是他们眼中的中国‘神药’。”宋健平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