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自然成器”,黄帝故里园区设计出自何镜堂院士团队之手
语音播报

4月22日,农历三月初三,癸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黄帝故里——河南新郑举行。

“中国气派、文明力量、时代格局”,经过规划提升后首次全面开园的黄帝故里园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该园区的详细规划、建筑单体、室内设计及园林景观,均出自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及其团队之手。

“大巧若拙,自然成器” ,园区新貌首次全景式呈现

2020年5月起,黄帝故里园区提升工程正式启动。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负责园区的详细规划、建筑单体、室内设计及园林景观。

何镜堂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园区的整体设计遵循“大巧若拙,自然成器”的理念,运用简洁而古典的营造工法再现传统建筑的美感,同时也运用现代的手法展现建筑的时代性。 

全新的黄帝故里园占地40公顷,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主要分为故里广场、寻根门广场、同心广场、故里祠静心园、拜祖广场、轩辕丘和黄帝文化花园区七大部分。

故里广场作为黄帝故里园区的“前客厅”,以黄河“几”字弯水景造型为主线,将接旨亭、老城记忆等历史遗存予以保留,点缀其间。黄帝宝鼎、牌坊中轴布局,充分展示新郑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变迁,唤起人们对老城生活的美好回忆。

寻根门广场是神圣庄严的拜祖仪式的起点。寻根门代表着千家百姓归宗之门,从传统牌坊中提取意象,三开间,紫铜瓦庑殿顶,685根椽子交叠,象征了华夏儿女团结一体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寻根门延伸到轩辕殿的拜祖道长达500米,宽18米。这条纵贯南北的中心甬路由二百多块巨石铺就,石面弧形,彰显天地之轴。

跨过寻根门,迎面而来的便是同心广场。三层高台垒成的系祖坛与周围的树林方阵形成内圆外方的格局,蕴含中国传统理念。系祖坛意为心系始祖的礼天之坛,四周水系环绕寓意四海。正中设天心石,环砌九块石板,以九九之数向外每环增加九块,合计九环表最高尊崇。栏板石上阴刻二十四节气,以致敬黄帝所开创的中华农耕文明。

跨过建于明代的轩辕桥上,会看见一座红墙绿瓦的古建筑——故里祠,它始建于汉、修葺于明清时期,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故里祠左右设置静心道,列植银杏,静谧庄重。经东西仪门即进入拜祖广场,宏大的广场与雄伟的轩辕殿即刻呈现于眼前,瞬间给人以豁然开朗震撼之感。

轩辕殿是整个黄帝故里园区的核心建筑,设计凝练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经典要素,整体以石材、紫铜为主材建设,殿内设计有九丈穹宇。新塑黄帝像端居殿中央,地面环铺五色石。轩辕殿台阶分别铺设了九龙献瑞、山河永固、五谷丰登三层浮雕,设有象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圣火台。轩辕殿的背后为轩辕丘,主峰高39米,以一主四从的山势环抱轩辕殿,山上终年常青,四季有景。

设置在拜祖广场四周的拜祖长廊,意为血脉相连、同心之廊。长廊周长700米,共设4座仪门、两座方亭,内侧以高六米,重达18吨的62根整块花岗岩石柱形成通透柱廊,外侧以26幅大型浮雕讲述轩辕黄帝的丰功伟绩。长廊共有56间,象征56个民族的血脉相连,

黄帝文化花园区位于拜祖广场两侧,以五行万物的种植理念,辅以微地形的塑造,与轩辕丘一道形成山环水抱的总体景观布局,并通过步移景异的景观营造,与拜祖长廊内外交相呼应,体现了中华文明所追求的“生生不息,自然和谐”之美。

园区设计体现“两观三性”设计理念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团队对能承接黄帝故里这一项目感到十分的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何镜堂院士用“中国气派、文明力量、时代格局”12个字总结了黄帝故里园区提升工程的设计特点。

在他看来,黄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文化之源,他和团队希望将黄帝故里园区“打造成为一个具备永恒性、纪念性的建筑群,成为华夏儿女拜祖的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让前来拜访游览的人们可以透过建筑,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以及黄帝文化的起源与传承。

何镜堂院士介绍,为了体现建筑的永恒性、纪念性,园区建筑的建筑材料大量采用了巨石和紫铜。比如,拜祖长廊的每一根石柱都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构成。

黄帝故里园区也再次生动展现出何镜堂院士的设计理念——“两观三性”。“两观三性”分别是指建筑的总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还有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何镜堂院士认为,创新绝不是脱离建筑本质去追求形式的新、奇、特,而是要贯穿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兼顾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建筑的“三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时代则体现建筑精神和发展。任何建筑的构造都要从整体出发进行构思,根据不同的要求做出正确的决定,彰显建筑的地域文化及主体特色。

何镜堂院士表示,设计团队将“两观三性”的理念运用在黄帝故里的规划中,将地域文化与时代背景融为一体。以轩辕殿为代表的故里园区建筑,风格不拘泥于具体朝代,对中国传统及当代建筑融汇并蓄,超然于时间地域观念,以反映先祖所开创的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繁荣昌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陈子坚、赵求知
图、视频由通讯员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