禺城小艺 | “老篾匠”用竹子“编织”人生
语音播报

【引言】番禺区融媒体中心特别策划的“禺城小艺”系列报道陆续推出后,引起读者和街坊的关注,不少读者踊跃向本中心报料,自荐或推荐“小修小补”小摊档、小店铺和手艺达人,记者将继续深入走访这些在街巷角落的便民摊档,记录这些小人物的点点滴滴,呈现给读者,也欢迎推荐和自荐各种手艺人或修补摊档,报料请发送至邮箱:125730309@qq.com。

竹床、竹椅、竹席、竹碗橱、竹鸡笼、竹刷、竹篮、竹水瓶壳、竹筛、竹箩筐......

当年,在番禺各个农村角落,无不充满竹子所制成的产品。心灵手巧的番禺农村人,还会利用竹子来谋生,用竹篾编制成各种器物拿到市集上售卖,大家都喜欢称呼从事竹编的手艺人为“篾匠”。

岁月流逝,如今这些正逐渐变成回忆,竹编工艺在番禺也逐渐式微,传统竹匠、篾匠越来越少,竹制品也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然而,在番禺化龙,还有一位“老篾匠”,他用家传的竹篾编织技艺,坚守着那千百年来活在指尖上的人间烟火气。

常见的传统竹编器物

花甲老人巧将竹篾化精品

曾射佳,今年66岁,现住化龙镇大街片社南街7号,是东南村一位传统的“篾匠”,从爷爷辈开始三代人都是竹编手艺人。

记者近日来到了曾射佳家中采访,在光线不太明亮的客厅中,曾射佳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正在编织婚嫁礼盒。他戴着老花镜,手脚不停地忙碌着,破竹、开篾、编织......


曾射佳在开竹

曾射佳拿起一根比他略高的青竹子,用篾刀“擦擦”几下就把竹眼削去,然后左手捏竹子,右手握刀,对准竹子顶部,稍稍用力一顶,“噼噼啪啪”篾刀顺势将竹子一劈为二,再劈为四,直分到竹片符合尺寸要求为止。然后再右手虎口卡着篾刀,拇指和食指抵着锋利的刀口,摸索着竹片的切口,用刀口轻轻一磕,竹片便磕出一小口,手里的刀顺势往里一用劲,发出了“刺啦刺啦”声响,这竹片便整整齐齐地分成上下两道竹篾,一边是篾青,一边是篾黄,篾黄丢弃,只用篾青。在开蔑的过程中,数刮竹篾这道活最为舒展,篾匠手臂伸展幅度特别大,像打太极一般收放自如。

曾射佳编织婚嫁礼盒

曾射佳将几条篾青经纬有序地编织起来,粗糙的双手灵巧地拨动着根根篾条,竹片纵横交织,一来一往,十指翻飞,动作麻利且有条不紊,这样可以编成硕大的竹垫、圆圆的竹筛、尖尖的斗笠又或是鼓鼓的箩筐。“为保证篮底的平服妥帖,这一道工序一直以来都是摊地上做的。”说话间,曾射佳手底下的一个礼盒的底片就已现雏形,但曾射佳说“这还不算完工”,只见他在工具柜里拿出了锤子和竹戳,通过不断敲打竹戳,将不够紧密的蔑条逐条逼紧,丝毫不马虎。

底片织好后,需要用大剪刀手脚并用地将其剪成圆形,随后放在三块厚度一致的木块上,利用竹篾本身的韧性,用力压成圆弧状,再用两条厚身一点的竹篾通过里外夹紧的方式扎上一圈,这道工序称之为“扎箩口”,普遍应用在各种竹器的编织上。

扎箩口

“十个篾匠九个驼”,曾射佳走起路来一双罗圈腿显而易见,大概是因为久坐编竹而酿成的。曾射佳表示,由于年纪大了,他现在只承接预订业务,如婚嫁礼盒、竹筛、箩筐等竹器,不再像以前专门做出来拿去墟集摆卖。“这对婚嫁礼盒是一位老街坊预订的,交货期是5月份,因此时间比较充足,一般都是上午编制,中午接送孙子放学,下午就去化龙公园找老友下棋或者打打麻将。”曾射佳乐呵呵地说道。

婚嫁礼盒

“竹编婚嫁礼盒是番禺地区最传统最地道的婚庆用品,礼盒里一边放鲮鱼、猪肚、猪肉、鸭蛋和一只大鹅,另一边放花生、红枣、合桃酥、礼饼、烧酒,数量都必须是双数,每样物品都代表最美好的祝福,装好后再用红色网绳套好,往肩膀上一挑,这便称之为‘担鹅酒’。”曾射佳接着向记者介绍道。

婚嫁礼盒讲究的就是一个礼数周全,优雅好看。小小的容器,纵横的竹香之间,承载了岁月的沉淀和家的温暖。

坚守技艺50余年,用丝丝竹篾“编织”人生

俗话说:“千学万学,不学篾活;磨破衣服,割伤手脚”,虽说熟能生巧,但篾匠确实也是一个苦行当。曾射佳给记者看他黝黑且伤痕累累的双手,布满了时间留下的痕迹。蔑条的厚薄全凭这双“粗手”的感悟与把握,当光洁如绸的篾条,一根一根从手中流出,与其说是篾刀的使然,倒不如说是篾匠手上皮肉的砥砺。曾射佳的妻子在一旁补充说,家里必须常备着止血贴、药膏布等,因为时常要派上用场。膝盖同样是蔑匠使用得最多的部位,只要简单垫上一块粗布,开竹、刮竹篾这些“危险动作”都得在膝盖上完成。曾射佳回忆起发生在15岁时最严重的一次事故:他在开竹时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的膝盖砍伤了,伤口深可见骨,伤疤至今仍然清晰可见,可想而知当时受伤的情形如何。“当时家里穷,去一次医院起码要一百几十,这种小伤,当时也是在家里草草包扎就算了。”这句话透着隐隐的心酸。

篾匠大多的工序都在膝盖上完成

曾射佳从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竹编,这一编就是50多年。他的父亲用这门手艺养大了他们兄弟姐妹7人,而他也用这门手艺养大了两个儿子。

曾射佳的爷爷、父亲、兄弟以及他自己这一辈子的时光,都在跟竹子打交道。“竹编的手艺是家传的,自我有记忆开始,家里就以编竹器为生,虽然家里也务农,农忙时也要插秧、莳田、割禾,但农闲时就编竹器拿去墟市摆卖帮补家计。记得以前小时候每天放学回来,父亲都会要求我们几兄弟务必要编织好一只箩筐才能吃饭。”

曾射佳与妻子

竹编赚的都是辛苦钱,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6元一担竹,做出一对箩筐能卖10多元,几天忙活,一墟能赚一百多元,曾射佳已经很满足。“已经比其他人好很多了,至少我们是用手艺赚钱。”曾射佳说,“以前我主要走新造、石楼、复苏、石碁的墟。凌晨三点钟就起床准备,用28寸自行车载满了10多担竹箩筐、竹筛等一路骑到石楼墟卖。因为父亲日渐年老,兄弟们就商量把最近化龙的墟留给父亲摆卖,我们几兄弟就走周边的墟市,这样下来,大家小家都能兼顾好了。”

父辈竹编技艺曾闻名乡里,而今面临传承之困

曾射佳的父亲曾顺添,外号“戗箩添”,当年闻名乡里,活到了91岁才过世,过世前一天还在编箩筐。说起当年“戗箩”的情形,曾射佳眉飞色舞。“戗箩”(意即修补竹筛、簸箕、箩筐等),竹器用久了会出现断裂、穿底等破损,在“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人们能补即补不舍得丢弃。农耕时代,“戗箩”也因此成为了一门小生意,就好比以前“铲刀磨铰剪”的一样,“记得以前爷爷与父亲会挑着一担工具,穿街过巷帮人‘戗箩’,两只大竹箩装满箩戗,一边走,一拉长声音喊‘戗箩......戗箩......’,听到吆喝声,街坊就会拿着要修补的竹筛、簸箕、箩筐出来让他们修补或者是更换箩戗。当时补一个箩才收几毫钱,每天从早走到晚,忙过不停。”曾射佳妻子在一旁插话说,她嫁过来后,丈夫自立门户,也学着长辈一样上街“戗箩”,每天能赚十几、二十元,也非常不错。

上箩戗

“一只竹箩最起码要装上8根“箩戗”(用于箩筐加固的竹片)才会变得硬朗结实。”曾射佳顺手拿起一个箩筐放倒在上,拉扯几下,再用力压几下,“你看,装上箩戗的这个箩筐无论怎么用力压下去都不会变型,说白了,以前的人就是要想尽办法去保证耐用。”说罢,曾射佳又哈哈大笑起来。


以前,曾射佳的其他两个兄弟都是以竹编为生计,但现在都不再编了。而曾射佳近几年也不再去摆墟,只承接竹编的活计,平均一个月也有几单。“现在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使了,不像以前三两个小时就能编好一个箩筐。但现在如果有人叫我编,我还是会接活的。”曾射佳说。


曾射佳感叹,竹编手艺从爷辈传给父亲再传到他,如今他的两个儿子却不愿意学这门手艺,曾氏竹编不再传承下去了。“篾匠活是个苦行当,后辈有后辈的活法,作为父母不好强求。”

陪伴曾射佳50多年的开竹刀与“伤痕累累”的小板凳

竹编入“非遗”,“传统工艺+现代设计”衍生竹编艺术品

2008年,竹编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织的篾为“纬”,通过挑压可以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将传统工艺和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从而制作出新颖精致的各类灯具、茶具、杯盘盏碗等美丽实用的器具。

店铺里售卖的各种竹编器物

在番禺市桥长堤西路6号,有一间很不显眼的“宝藏”店,门口挂着好多竹筛、竹箩筐、竹篮、竹帽,还有竹编的虾笼、鸡笼、簸箕、婚嫁礼盒及小巧的针线篓等,琳琅满目,每一件做工都精巧自然,镂空编织,双层编织,各种纹式应有尽有,记者每次经过都忍不住多看一眼。

竹编零钱袋、首饰盒

“你看,这些零钱袋、首饰盒就是用竹子编制的,精巧可爱,十分受小姐姐喜欢。还有这个传统的双层针线竹篓有着各种尺寸,这种最小型号是不是特别精致?最近店里的所有存货都被一个文化工作室的老板全部买了,说是用来装饰棋盘以及盛放围棋,一举两得。这个竹箩盖是否很眼熟?最近风靡餐桌的‘箩盖捞鸡’‘箩盖大盘鱼’就是用它来盛装的,古朴实用。还有,前一段时间兴起的围炉煮茶,这些小竹筛就卖得非常不错......”负责看店的郑先生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道。

平实自然的竹编器物已成为了文人雅士心头好

细丝竹编,以精细见长,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器具,宛如天然生成、浑然一体,如瓷胎竹编花瓶、竹编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竹编平面画等,都是高端的文化用品。粗丝竹编则可以编结成各种精巧的生活日用品,如竹篮、果盒、屏风、门帘、凉席、扇子等,美观又实用。现代生活中,传统竹编器物仍在沿用,但它已远远超过了实用性而达到了观赏层次,平实自然的竹编制品,也自然而然成为了文人雅士的心头好。

纵是竹之禀性,横为人之感性,经纬间是历史与传统积蓄下的技术,亦是生活的艺术。器物,毕竟是被人使用的,如果失去了市场,它便离消亡不远了。记者衷心希望,竹编永远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淘汰,这些传统手艺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策划:陈海生、胡普甜

文字/图片:冯洁芯、刘瑞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