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很怪,很好看
语音播报

图片

作者 | 阿树

不出意外,《宇宙探索编辑部》最终还是被人遗忘了。


上映一周,入账3000万,排片寥寥。票房惨淡的另一面,高口碑的狂欢,豆瓣14万人,打了8.4分。


往常,沦落这种处境的,一般只有文艺闷片。但《宇宙探索编辑部》显然不是。


你可以把它看作软科幻,但本质还是个公路片。它有很多荒诞不经的笑点,有天然的市场亲和力。它不是那种背离观众的作品,它叙事流畅,人物鲜活,我想不到它有什么劝退观众的地方。可能只有手持摄影,对晕3D的观众不太友好。


图片

影片频繁跳切镜头,造成了一定观影负担


总之,我对电影爱好者们就这样错过《宇宙探索编辑部》感到痛心。当然,这不是说它是完美的,相反,缺点也不少,但掩盖不住它的光芒。


是的,光芒。


我似乎好多年没看过这样一部院线电影,说它才华横溢,说它灵气逼人,不过分。


图片

外星文明的通灵者

《宇宙探索编辑部》是一个寻找外星人的故事。


但这样描述具有欺骗性。


导演孔大山,为了讲好这个欺骗性的故事,煞费苦心。


摄影机是欺骗性的。它模拟了人眼的存在,准确来说,是一个采访者。片中人物,会对着摄影机说话,类似于一种新闻采访。戏剧术语叫间离效果。


图片

《宇宙探索编辑部》预告片截图


摄影机扮演一个人格化的记录者和旁观者,它随着人物跑动而剧烈晃动,甚至给你打一个踉跄。反复频繁的跳切,也制造了一种更真实的纪录片风格。


伪纪录片,是孔大山的拿手好戏。


犹记得多年前,他拍过一部短片,《法制未来时》,用新闻报道的方式,讲述文艺片闷死人的社会现象,警方捣毁了一个文艺片拍摄团伙。


本片如法炮制,试图告诉你,这事真得不得了。


可谓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孔大山用公路片的套路,伪纪录片的视角,“记录”一段荒诞不经的外星人寻访之旅。


有必要介绍一下:主角叫唐志军,《宇宙探索》杂志的主编。作为一个偏执的民科,他笃信外星文明的存在,其踪迹,不是天文学上的证据,而在那些乡野灵异事件中。


图片

唐志军(杨皓宇 饰)


接触外星人的故事有很多。斯皮尔伯格的《第三类接触》、罗伯特·泽米吉斯的《超时空接触》,或者《三体》,或者《降临》等。无一例外,它们都以某种泛科学的严肃态度,去构建科幻这一幻想主题。


《宇宙探索编辑部》虽然用伪纪录片来营造真实,骨子里是颠覆科学的,甚至是对正统科幻的解构和戏耍。


唐志军遇到了一位头戴铝锅的乡村少年,孙一通,他是外星信号的沟通者。他不是常规科幻片中通晓天文学的科学家,相反,他只读过新华字典,脑子不正常,经常短路。


图片

孙一通(王一通 饰)


作为精神病患者,他处在尼采所称的“迷狂”状态。


也就是说,他作为非理性的“通灵者”,把本片的科幻属性,拉到了巫术的领域。而对唐志军来说,这里的“灵”,既不是外星文明,也不是怪力乱神,而是生命与灵魂的本真。


这是《宇宙探索编辑部》了不起的地方。它颠覆了科幻的正统性,把寻找外星人这一类母题,变成杂耍与怪谈,但并没有流于娱乐和无厘头。


相反,它在嬉戏玩闹中,重构了类似《降临》的主题,宇宙的宏伟、生命的脆弱,以及人类意志的复杂。


图片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对于能忍受手持的我来说,伪纪录片的技法,也恰到好处地服务了这个故事。


这原本是被恐怖片和灵异电影发扬起来的技巧,却被孔大山用到了更深层的表达。手持的第一人称视角,意味着一种叙事上的限知性,把生命与人物的不可知性,框在了画框内。


末尾彩蛋还放了以孙一通视角拍摄的DV片段,堪称神来之笔。


图片

他学会了写诗

孙一通虽不是主角,但有着超越主角的重要性。


没读过书的他,凭着一本字典,写了很多意象奇绝的诗。


比如:


夭折的孩子吐出萤火虫

牵动着供桌上的亡魂


再如:


把麦穗摔打成灰

在幽深的咀嚼中  大雪过境

困住风的气球开始斑斓的远行


从诗歌写作角度,未必有多好。但贵在一派天真,好像只有未经知识与文化“毒害”的人才有可能写得出来。


(顺便提一嘴,这是孙一通扮演者王一通自己写的)


唐志军与孙一通是两个极端。一个信数学,一个爱好语文。一个笃信宇宙的确定,一个痴迷万物的混沌。一个不写诗,一个写诗。


图片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宇宙探索编辑部》是那种少见的,有文化的电影。说知识分子电影,有点老气横秋,说是一种娱乐产品,又有点辱没人。而它刚好介于两者之间,有些玩世不恭,又带着些许故作深沉。


歪门邪道,歪打正着。各种元素,单看都是俗套的,但凑在一起,气质竟然对上了。


导演孔大山编排了大量文学的、哲学的和影史的典故,却不显得过于刻意和学究气。


本片有着非常杂芜的叙事养分,可以看到中国乡村版的堂·吉诃德,看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西南山区的移植,看到一个科幻包装的地穴寓言,看到《西游记》的现代演绎。


图片

唐志军一行人与《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角色颇为相似


由此,概括《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故事,有很多种方式。


它是一部寻找外星人的“奥德赛”,是一部融合乡野怪谈和民科的荒诞喜剧,或是一个中年男人对“存在”之本质的追寻。


对我来说,本片讲的是,一个男人学会了写诗。


这个故事的原型,是山东一则社会新闻。2013年9月,山东一位农民声称自己与五位外星人对视过,最终用高压电网电死了其中一位,冻在自家的冰柜里。


图片

2013年轰动全国的“山东滨州李凯电死外星人”事件


一向不正经的孔大山,在荒唐可笑的新闻里,找到了诗的可能。


故事的主角,唐志军,也被假外星人的踪迹所吸引,他的执念,未必是真正仰望外星文明。


这些都不重要,孔大山和唐志军知道,在那里,未必存在外星人,但一定存在这个世界和所有生命未曾被描述过的形态。当然,也存在着关于存在者的终极答案。


这像一部藏身于地摊文学的毕赣作品。


图片

麻雀落满石狮

2016年,毕赣给“金马奖”拍了个形象短片。被嘲笑的少年,做了个氤氲的梦。一首关于羊水与新生的蹩脚诗,把观众带进阴暗潮湿的地下歌厅。男人们醉得一塌糊涂,七倒八歪,昏睡一地。


一只麻雀,落在了破旧的椅子上。


对毕赣来说,电影,就是那只麻雀,给无可救药的现实,带来了神迹,给昏死的人生,带来了生机。


图片


多年过去,《宇宙探索编辑部》延续了异曲同工的意象。


影片中段,日全食如期到来,天昏地暗,宇宙混沌如初。少年孙一通让所有人闭上眼睛,还对着镜头说,要求摄影师关机。然后,他伸手捂住了画面,观众也身陷一片黑暗。


3、2、1……光天重现,麻雀落满了石狮。


电影,总会热衷于展现神迹,而好的电影,不依赖视觉奇观,而善于在平常事物中追溯神迹的可能性。


一如《美国丽人》中,垃圾堆上飘来飘去的塑料袋,蕴藏着地狱般的现代生活所不具备的、惊人的美。


麻雀,是万千鸟类的芸芸众生,是最普通的存在。《宇宙探索编辑部》中,麻雀既是外星文明的报时鸟,也是一种神启,回应了那些对命运茫然无措的灵魂。


图片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麻雀这一意象背后,是《宇宙探索编辑部》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改写。


北京的破败城区,大爷大妈来来往往。致力于探索宇宙和外星文明的编辑部,隐身于这种烟火人间。


男主人公家徒四壁,穷困潦倒,却大谈宇宙余晖。这种癫狂、诙谐,带着一丝真诚和浪漫。诗意感,不在口号或者台词,也不在画面,而诞生于日常生活的裂痕。


西南的贫困村庄,破旧的房屋、荒废的梯田,拉磨的驴逃亡了,村广播站响起了国际新闻。头戴铝锅的神经病少年,不知道跌倒在何处。


图片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这是中国最常见的乡村景观,此刻,它与未知的外星文明产生了量子纠缠。这不是天文学和科学的自然奇观,更接近一种神秘主义。


从村庄,到丛林,改写还在延续。外星人寻访进入更原始的密林中,影片在一处山洞来到高潮。洞口,少年散发光芒,他手拿着还在生长的骨头,与《2001太空漫游》的猩猩产生了奇妙的呼应。


麻雀将他席卷而去。


眼见这一幕的唐志军,犹如身处柏拉图所称的洞穴中,光映照进来,他看到了更高维度的真实,识破了他被日常所困的幻象。


图片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他终于明白了,外星人,是我们的影子。而他也学会了写诗,写生命的复杂与不可知。


诗性与神性,是这部不正经电影想去呈现的。大抵吸引我的电影,都有这些特质。


我的电影启蒙,来自法国导演,布鲁诺·杜蒙,初中时,我在电影杂志上看过一篇访谈,他似乎这样说过,在他的电影里,上帝,隐身于风声,藏匿于树影。


蔡明亮的《郊游》,是过去十年我心中最好的华语电影,不算“之一”,起码也得“之二”。


图片

《郊游》剧照


主角们是都市的“流浪狗”,居无定所,夜里,他们来到一处废墟,对着墙上的风景画,注目良久。风景画天然存在于那里,不是美术置景,像是一种无法理解的超现实。


在冰冷的,幽暗的夜晚。他们流泪了,他们依靠在一起。


这不是爱情,也不是苦难之人的抱团取暖,他们是被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所指引——说是诗性与神性,不为过。


好的电影,应当具备这种精神性的力量。


《宇宙探索编辑部》也如此。它好在粗粝中蕴含诗性;好在庸常之中,暗藏神性。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编辑 | 吴擎

新媒体编辑|宝珠

排版 | 八斤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