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巨无霸”首航南沙港
4月10日,在海港拖轮簇拥之下,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地中海伊琳娜”(MSC IRINA)号缓缓靠泊广州港南沙二期集装箱码头,这是自今年3月24日“东方西班牙”靠泊南沙港区后,仅间隔17天便再次刷新南沙港区挂靠最大集装箱船舶的历史纪录。
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舶“地中海伊琳娜”号于今年3月下水,由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建造,船长399.99米,型宽61.3米;最高单贝堆箱层高达25层,相当于22层楼的高度;最大装箱量24346标准箱,这些集装箱在地面首尾相连一字排开可以从广州连接到香港,是当之无愧的“海上巨无霸”和“带货之王”。
助力构建沟通中欧经贸关系的桥梁纽带
此次“地中海伊琳娜”号的靠泊作业将搭载粤港澳大湾区生产的智能家电、光伏产品、纺织品、家具等产品,开往地中海方向并串联沿途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港口。随着该轮的加入,南沙港区地中海航向JADE/AE11航线配备最大装箱量1.9万标准箱以上的大型船舶已达13艘。
广州与欧洲海上贸易往来源远流长,如今,“地中海伊琳娜”轮从南沙港出发,仅需23天即可抵达欧洲港口意大利焦亚陶罗,为中欧国际贸易通道的持续畅通再添助力。
“一船一方案”积极服务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针对此次的靠泊作业,广州港南沙二期的专业化操作团队采取“一船一方案”,与船公司和口岸单位密切沟通配载计划,全流程优化作业安排,通过无纸化办单,全方位保障货物的安全准时装载。
小南了解到,在上海航运交易所最新公布的“3月全球主要港口远洋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时”中,广州港平均在港停时和平均在泊停时均为最短,港口综合效率在世界主要港口中排名继续保持第一。
在广州海关、南沙海关的大力支持下,经南沙港区进出口“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湾区一港通”通关模式已经广泛铺开,围绕南沙枢纽港,在广州、佛山、江门、中山等地区13个内河港口实现常态化运作,集装箱进出口通关时效更快、物流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为南沙口岸通关环境赋予新的动能。
南沙港区利用EDI技术实现了100%出口无纸化,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进口无纸化放货,以前2小时的现场办理时间,现在通过线上一键申报直接压缩到几分钟,高效保障跨境电商等进口货物在港操作顺畅。
推动建设服务湾区面向世界的高水平综合物流平台
“地中海伊琳娜”号此次接靠的南沙港区是广州港核心港区,配备全球领先的码头生产管理系统硬件设施条件,已建成20个10万吨级以上大型集装箱泊位,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超过2400万标准箱。
近年来,广州港南沙港区在海关、海事、边检和引航等口岸单位的鼎力支持下,港区的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近期“东方西班牙”轮、“中远海运太阳”轮、“地中海米娜”轮等超大型船舶的常态化靠泊也对码头的综合能力作出了有效检验。
作为华南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广州港集团一季度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8%、2.5%,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开门稳”。外贸航线总数达到157条,一季度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长138.6%,面向陆海双向的港口集疏运设施网络和服务内外贸循环的港口物流服务网络正加快形成。
接下来,广州港集团也将立足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南沙港区五期集装箱工程、南沙国际海铁联运码头工程等港口能级提升重点项目,不断提升港口作业能力、大力发展智慧港口、积极推进降费增效,全方位优化港口营商环境,加快港口“大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新动能。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石明敏
文字:谢子亮
通讯员:曹畅、黎其骏
图片:广州港集团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