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音乐剧《妈祖》首演,幽默诙谐亦深情动人
语音播报

4月8日晚,随着《妈祖序曲》的唱响,戏曲音乐剧《妈祖》在广州红线女大剧院隆重首演。该剧以幽默诙谐的喜剧风格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又以无私大爱的高尚情感深深打动观众。

大湾区合力打造又一部戏曲音乐剧

戏曲音乐剧《妈祖》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广州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春梅工作室共同演出。该剧是继《冼夫人》之后,由大湾区艺术家合力打造的又一大型戏曲音乐剧。

戏曲音乐剧《妈祖》由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建华担任顾问,著名作家、学者陆键东担任监制,特别邀请到多位香港影视和戏剧界名家联合创作——著名编剧、导演、演员黄百鸣担任监制,著名演员麦嘉担任编剧、执行监制,著名导演高志森担任总导演,著名话剧演员焦媛担任导演,著名作词人郑国江担任填词。还邀请到著名导演张磊担任联合导演,国家一级舞美设计蓝玲担任造型、服装设计。该剧的戏曲导演曾秋玲,戏曲指导陈祥彪,音乐总监邹裕伟,击乐设计曹杰,舞美设计林国明,灯光设计王志曲,音效设计孙国、莫河明,道具设计黎谷,舞蹈助理屈月梅等均为广州粤剧院优秀创作人才。此外,该剧还集合了戏曲指导卢月玲,作曲、编曲黄智骞、熊光焰,配器陈广亮,舞蹈设计卢池源,头饰设计夏仪,化妆设计冯杏等创作人员。

该剧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红派艺术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苏春梅和著名文武生李伟骢领衔主演,莫燕云、陆敏渭、嘉华、杨作霖、陈觉、余碧玲、刘华景、笑冠等优秀青年演员共同主演,广州粤剧团数十位演职员共同参演,合力为观众奉上了一台诙谐欢乐又情感充沛的精彩作品。

戏曲音乐剧《妈祖》凝聚了大湾区艺术家们的智慧与心血,是大湾区在文化艺术上融合创新的成果。

从人的视角书写诠释“妈祖”

戏曲音乐剧《妈祖》将神话中的“妈祖”变为真实可感的女主人公林默,通过描写她扶危救困、医病救难、舍身为民的精神,弘扬妈祖文化中“立德、行善、大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妈祖是一个寄托着世界华人美好祈愿的传统文化符号。”编剧麦嘉介绍,戏曲音乐剧《妈祖》从人而非神的视角书写诠释“妈祖”这个文化符号,突出“妈祖”的人性,从而塑造出一个受人爱戴的伟大女性形象。

既有戏曲元素又有音乐剧元素

早在2018年,高志森、麦嘉、黄百鸣与苏春梅合作的首部戏曲音乐剧《一代天娇》在粤港两地上演一炮打响。2020年,原班人马打造的《冼夫人》作为戏曲音乐剧创作基地暨春梅工作室成立后的首部作品,观众反响热烈。如今,经过2年多的筹备和数月的排演,《妈祖》成功与观众见面。可以说,这是大湾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实践。

对于戏曲音乐剧的探索,总导演高志森深有感触。“从《一代天娇》到《冼夫人》再到《妈祖》,是戏曲音乐剧走向完全成型的一个探索过程。”高志森说:“戏曲音乐剧的艺术特点在于包容性,包容不同元素,既有戏曲元素又有音乐剧元素,以丰富的元素作为戏曲音乐剧创作的艺术导向。”

具体谈到《妈祖》,高志森介绍,《妈祖》是通过戏曲表演和音乐剧演唱相结合的方式相互推动,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也能推动观众情绪。此外,与前两部戏曲音乐剧同样,在尊重戏曲传统和表演规律的基础上,《妈祖》的导演手法也借鉴了电影蒙太奇手法,从而让该剧呈现出叙事流畅、节奏明快的特点,营造出电影感,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听觉感受。

在表演方面,相较《冼夫人》中18岁到80岁的演技挑战,苏春梅表示《妈祖》的挑战来自对“妈祖”的化身——林默这一人物的情感把握,使之既符合观众的接受心理和期待视野,又具有较高的、独特的艺术性。“我的使命是演好妈祖,将她的大爱、舍己为人的人物个性演绎好。”苏春梅说。

尤值一提的是,苏春梅在该剧的唱段中,运用了红腔演唱技巧,让观众大呼“听出耳油”。据悉,该剧与另一部戏曲音乐剧《冼夫人》将于5月26日、27日在香港西九文化区戏曲中心大剧院上演。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张素芹

通讯员:文瑶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莫斯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