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富有节奏的鼓点在操场上响起,迎着美丽的晨曦,十几位学生各自举着特制的纸扎鳌鱼翩翩起舞,出洞、擦角、觅食,配合着鼓点的节奏,“鳌鱼们”时而聚、时而散,高扬低俯、活灵活现,意趣盎然。
这是近日记者在广州市番禺区沙涌小学见到的孩子们练习鳌鱼舞的场景。沙涌小学校长罗镜新自豪地说,沙涌小学的554名学生和32位教职工人人都是“非遗”鳌鱼艺术的传承者。
活动现场,沙涌小学鳌鱼舞队在训练时大小鳌鱼相互穿梭,相互嬉戏,如鳌鱼海中遨游,既有浓郁厚重的民俗特色又不失意趣。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沙涌鳌鱼舞是番禺的一张‘文化名片’,沙涌小学学子一直为这张‘文化名片’增色。”罗镜新谈起该校挖掘传承沙涌村600余年历史的鳌鱼舞文化时,情不自禁打开了话匣子。
“鳌鱼舞是沙涌村的民间艺术瑰宝,沙涌村凭鳌鱼舞于2000年被评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沙涌小学传承具有600余年历史的鳌鱼舞文化,为学校特色发展寻找突破口。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保护、传承、创新活动,让鳌鱼舞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让鳌鱼特色成为学校的金字招牌。”罗镜新告诉记者,以前每逢舞鳌鱼出会,在外打工的都回乡参加活动。出会巡游在晚上,由大文锣、罗伞、头牌、大丹旗开路,跟着就是鳌鱼了,还有各式鱼灯,丰富多彩的“色队”。之前,引鳌的魁星扮相很丑,之后引鳌用靓仔状元。1954年,沙涌鳌鱼舞经由当时番禺县文化馆收集、整理、加工,把鳌鱼表演中的出洞、吸茜、交尾、散卵、戏水、打滚、跳龙门等一系列动作元素提炼美化,推荐上舞台。
近年来,番禺区文广旅体局、区文化馆和大龙街为促进鳌鱼舞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古老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元素融合的研究和探索,请来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创作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对鳌鱼舞进行了再挖掘、再深化、再加工、再提炼。2008年,沙涌鳌鱼舞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根据鳌鱼舞的8个步法自编鳌鱼舞操,让全校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鳌鱼舞的步法;联合鳌鱼舞艺人编写了沙涌村鳌鱼舞校本教材,录制了教学视频。沙涌小学的数学老师黄景泉、陈焯能多年如一日不计报酬不计个人得失负责学校鳌鱼队的日常训练和外出表演,是名副其实的“义务领队”。
多年来,沙涌小学将“非遗”鳌鱼舞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美术课,学生学习画鳌鱼;语文课,学生讲授参加鳌鱼舞训练与表演的感受,写有关鳌鱼舞的日记、作文等;综合实践课,开展有关鳌鱼文化的调查研究。
沙涌小学的语文老师邓雪芳表示,沙涌村的祠堂及民居就是沙涌小学进行非遗研学游的重点研究对象。该村祠堂及民居都沿用江浙一带的建筑模式,风格鲜明,墙里墙外都是水磨的青砖,不像岭南地区多用红砖砌成。门庭非常高,窗户多显得狭长。鳌鱼装饰随处可见,祠堂屋脊两端有灰塑鳌鱼,屋檐有木雕鳌鱼,牌坊上有石雕鳌鱼。尤其是沙涌村的江氏广琚祖祠,其雅致的布局、精雕细刻的梁柱、玲珑的灰塑、龙飞凤舞的檐椽、栩栩如生的壁画、巧夺天工的砖雕、粗犷的石雕、洒脱的书联、雄浑的牌匾,凸显岭南建筑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广府文化特色。
罗镜新表示,非常感谢非遗传承人幸泽良多年如一日的义务悉心授艺,学校将会一如既往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保护、传承、创新活动,让“非遗”鳌鱼艺术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让鳌鱼文化成为学校的文化标识,并努力助力番禺非遗项目的发展,擦亮乡村学校素质教育的底色。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潘伟璘 简根姬 邓雪芳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番融媒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