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连绵的春雨依旧连绵。
中午12点稍过,艺博院里的志愿者们在大门前的台阶上排成几排,与身后的这座建筑合影留念。
这是广州艺术博物院位于越秀区麓湖路的馆舍开放的最后一天。明天,也就是4月1日起,它将正式闭馆,准备迎接位于海珠区艺洲路的广州美术馆新馆的开放。按照计划,新馆将在年内与大家见面。
“在我们热爱的世界,闪闪发光”
搬家,是新生活的开始,也总伴随着不舍。在这“麓湖时光”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许多人赶来,在百花庭院的广场上看鸽子,在序厅里“新馆,期待相遇”的背景墙前留影,在过厅里的红色邮筒前盖下印戳。
广州艺术博物院教育推广部主任邹杰杰告诉记者,最近这段时间,每天入馆的游客都特别多,多次达到了每日5000人的最高限额。
有一些东西,当它在身边时,你不会特别在意,但它向你挥手告别时,你才会发现,它早已成为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家住附近的张姨和老伴一起过来,在馆里边逛边拍,“平时没事的时候我经常过来,楼上楼下看看,很舒服啊!我会不会画画?我哪会啊!但是我喜欢看”。
在门前接待游客的张静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9年,“我们每天在这里,看着大家来来往往。昨天有个观众,跑到我们前台那里,说很舍不得我们搬走,说着说着就哭了。观众都这样,我们肯定更舍不得,9年啊!”
馆里的盆栽花树上,祝福的小纸条挂满:“怀念过去参观艺博院的日子”“永不分开,谁都不能离开”“在我们热爱的世界,闪闪发光”……
温漫谊是一位去年加入馆里的讲解志愿者,本业是一名财经记者。她说,博物馆是文化的精华之地,艺博院是广州的一处文化胜景,自己在这里的时光,非常美好。
很多小朋友牵着妈妈的手,在展厅里慢悠悠地走。大门前“格物·求真”等四个展览的大幅海报并立。它们是“麓湖时期”的最后一批展览,是艺博院在搬家之前,对故土的一眼回眸。
朦胧细雨中 挥别如诗的馆舍
1957年2月,广州美术馆在越秀山上的仲元图书馆正式成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美术馆之一。1995年,广州市政府选址立项兴建广州艺术博物院(当时称为广州艺术博览中心)。2000年9月23日,艺博院对外开放,先后设立以艺术家、收藏家命名的十二个名人馆,备受全国瞩目,众多艺术家、收藏家一齐捐赠的善举成为一大善事,在全国也算是首例。
广州艺术博物院共设19个展览厅。它是国内唯一一座集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重点美术馆于一身的“双料顶流馆”。历经半个世纪几代人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历代绘画的征集和收藏,美术史上各流派不同风格的名家名作齐备,已有藏品总数3万余件,藏品数量位列全国艺术类博物馆前列。其中中国历代书画作品约有一万余件,占藏品总量近一半,年代上起宋元,下至现当代,精品云集,是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陈列和研究的重点。
艺博院建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师莫伯治主持设计,馆舍造型运用了岭南民居中的山墙形式及其变体,主馆正门引用广州西关大屋的大门和硬木雕花门扇,正面以高耸的圆柱形文塔(上面有近似丰字和羊字的图形)配合舒展简朴的柱廊。全部馆舍分为4个不同的个体,围合成一个高低错落的不规则的内庭。在馆舍内部的厅堂敞廊上,处处可俯视内庭,室内空间与庭院景观融为一体。在内庭中,沿着馆舍的边界,安排了“八”字形水面,水滨廊柱上镶嵌着十二花神雕像,代表一年中十二番风信。水池中有她们的倒影。这些雕像、倒影和水面上的风姨雕像一起,组成了莫伯治称为“百花庭院”的主景。内庭中心利用原有地形高差形成一个下凹的假山瀑布庭院,并由此通向设于地下层的大面积的综合展厅。正立面一侧墙面在红砂岩上重现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巨幅岩画,显示了岭南文化的源远流长。门厅内立柱柱头以新石器时代香港东龙岛岩画上的鸟神形象为装饰,启示人们对几千年前岭南先民海洋文化的理解与回想。
如今,这如诗的美景将要暂时和我们告别。再见,麓湖;你好,海珠。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卜松竹 通讯员 艺博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王维宣(部分图由广州艺博院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