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古祠春秋”研学活动开启
语音播报

3月25日,“古祠春秋”研学活动在广州陈家祠启动。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落成于1893年,是广东省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岭南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旅游景区,同时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

古色古香的陈氏书院(陈家祠)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总体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对称,厅堂高大雄伟,装饰精美华丽,建筑分三路三进,主次分明,廊庑穿插、庭院秀美。其美景早为世人所熟悉。20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学者已将这组建筑载入《世界建筑艺术》一书。作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它还是传统工艺精品荟萃的殿堂。

今年恰逢陈氏书院落成130周年,该馆将推出系列庆祝活动,“百年古祠 学岭南文化”之“古祠春秋”——节气主题研学活动就是其中的第一个。活动将在专业老师带领下,通过玩游戏、寻目标、听讲课、做手工的趣味学习方式在陈家祠里亲身体验古祠春秋,学习天文地理、植物动物的小知识、欣赏建筑装饰及藏品中的节气元素。

“古祠春秋”系列研学活动将于2023年3月至12月期间开展,计划每月一场,每场为不同的节气主题。第一场活动以“春分”节气为主题,10个亲子家庭来到百年古祠陈氏书院里赏桃花、杏花、木棉花,看灰塑、铁铸、花鸟瓷屏,通过做游戏、探馆藏、做手工的方式,感知春天、探究节气。孩子们尝试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描述春天,展开对春天的想象。

在北方,春分正是“樱杏桃梨次第开”,杏花因其“远胜桃之艳丽与李之质朴”,被评价为“文质适度,匀称协调”,深为皇家所爱。陈家祠灰塑装饰中“杏林春燕”的寓意则是科举高中,古代科举制度的殿试于二月举行,及第者有资格参加皇帝赐宴的庆典。二月正值杏花开放,因此杏花被称为“及第花”;而“燕”又恰与“宴”谐音,因此杏林中遍布春燕也就寓意新春时节高中科举,喜气洋洋。一副灰塑作品,看似简单的组合,实际很有故事,还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与无穷智慧。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陈文琛

图/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