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再上央视,佛山彩扎魔法“狮”背后的欧琦辉
语音播报

导读:

距离《广州日报》首次采访欧琦辉,已经过去了六个年头。那时的她,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狮头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黎伟的大徒弟。当时她将传统的狮扎与流行的3D打印融合,创作出3D打印狮头灯,为非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然而,2019年,师父黎伟溘然长逝,这让欧琦辉非常悲痛,如同“被神抛弃了”。此后三年,欧琦辉婉拒了包括央媒在内的众多邀约,一心只为实现三个愿望。

3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推出的纪录片《青春手艺人》播出第12集彩扎魔法“狮”,用镜头聚焦欧琦辉与佛山狮头的故事。这是自师父去世后,欧琦辉参与拍摄的首部纪录片。再次对话《广州日报》,从逆境中走出来的欧琦辉对醒狮所蕴藏的磅礴力量,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师父离世后许下三个愿望

欧琦辉与佛山狮头的结缘非常偶然。多年前,她曾在电视上看过黎伟的采访。作为黎家狮的第五代传人,黎伟自小随父亲学艺,从事狮头扎作近60年。1993年,电影《黄飞鸿之狮王争霸》中,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舞动的那个狮头,就出自黎伟之手。这是传统佛山狮头——黎家狮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全国观众的视野中。

后来,有一次欧琦辉带儿子去佛山祖庙玩,无意中听到一个外国小朋友一边看舞狮,一边说着如何区分关公狮、刘备狮,如何识别狮头上的花纹。欧琦辉感叹,一个外国小朋友竟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如此认识,“这让我在触动的同时,又感到愧疚。”于是,欧琦辉下定决心要学习狮头扎作。

2012年,她成为了黎伟师父的首位徒弟,从此与佛山狮头结下不解之缘。身为佛山市铁军小学的美术老师,欧琦辉还将扎狮头课程引入校园,把非遗变成系统教学和课程体系。

 

年轻的欧琦辉以为,自己就像个求学的孩子,只要在师父的带领下埋头苦学就可以了。然而,2019年12月18日,黎伟因病离世,享年74岁。数年后,欧琦辉回忆时仍难掩悲痛。

“我是个丢三落四的人,每次出去搞活动,师父都会帮我把所有东西准备好,还是一式两份。”忆及与师父之间的点滴,欧琦辉还是会很难受。她读过一首诗《神抛弃了安东尼》,她觉得,疼爱她的师父去世就像“神抛弃了她”。

此后三年,面对包括央媒在内的众多邀约,欧琦辉一一婉拒了。因为,她想先完成三个愿望:以徒弟的名义为师父举办一年的固定展、以教师的名义解决狮头制作中的“扎”在教学中传承的难点、以对醒狮的敬畏之意做一件大型雕塑放在城市的地标。

从3个学生到40个学生

三个愿望,欧琦辉都完成了。

坐落在禅城区紫南文化旅游区的狮涵·彩扎(佛山狮头)非遗体验馆,是欧琦辉为了实现师父保护和传承佛山狮头这一优秀文化的心愿而精心筹划的展厅和体验馆。而屹立于南海区千灯湖畔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醒》,则是欧琦辉提炼南海醒狮文化精神,创新设计出的城市新IP。

第二个愿望,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欧琦辉回忆道,当年师父就很热心地向校园推广佛山狮头扎作,但因为工艺繁琐,每次只能同时辅导三个孩子,再多就忙不过来了。“要完成一个狮头的扎作,师父更要带着孩子们花将近一年时间。”

欧琦辉希望把师父的接力棒接下去,她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终于在师父去世一年后,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首先是材料的改变,欧琦辉先后尝试了竹篾和铁丝,失败后她想到了色彩丰富、容易塑性的铝丝。经过实践,她发现这很适合小学生用来扎狮头。

材料有了,怎么扎呢?欧琦辉将相对基础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出了三种基础扎法,让孩子们学了基础扎法后再来扎狮头。自己设计创作的图纸也是欧琦辉的教学秘诀,她在图纸上细致地标上了概念图标,还创作了游戏式的口诀,诸如“左三圈右三圈前三圈后三圈”等等。“他们看着图纸就一目了然,按照基本扎法就知道怎么学了。”

经过教学革新,现在,欧琦辉在一名助理的协助下,可以同时为40个孩子上课,并在15节课后让孩子扎出狮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头醒狮

但是,欧琦辉最想教给孩子们的,不是如何做传统手工艺,而是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核。

“我们的佛山狮头是扎、朴、写、装。扎的是气节,朴的是脊梁,写的是春秋,装的是锦绣。”这是欧琦辉在此次纪录片中的开场白,字字铿锵有力。

这凝练的表述,不是别人写的文案,而是欧琦辉发自内心的感悟。欧琦辉解释道,扎狮头用的是竹子,一节一节,在中国人眼中这是有气节的;用纸朴在上面,得有坚硬的脊梁;狮头用的粤剧脸谱有很多文化元素,写的是千年春秋;安装后狮子就有气势了,就锦绣了。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头醒狮。”在纪录片中,欧琦辉四处去寻找老师傅、老手艺人,只为了做出师父曾经说过的“旧时的狮头”。从当年融合流行的3D打印,到如今努力重塑最传统的狮头,6年过去了,欧琦辉对醒狮有了新的感悟:“以前我对醒狮的认知可能是喜庆开张,鼓舞士气的。现在我觉得,醒狮是不惧失败的,代表一种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就在纪录片播出的当天,欧琦辉在美术课上为孩子们讲《跑跑镇》绘本故事。书中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当两个不相关的东西快跑、碰撞在一起后,就会变成“新”事物,比如白马和黑马撞在一起变成了斑马,黑熊和北极熊撞在一起变成了熊猫。

二年级的一个孩子突然告诉欧琦辉:“老师,我想到了!粤剧的装饰品跟真实的狮子撞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的醒狮!”

欧琦辉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开始懂醒狮了,这种文化深入到他们的心里了。”

对于佛山狮头的传承,欧琦辉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比如出版一本书,把怎么扎狮头的方法都写进去,让更多人一看就懂。

“我想做的不是非遗大师。我是一名老师,我要做的就是把师父教给我的东西,一笔一画,扎扎实实地记下来。然后我传给下一代人,下一代人再传给下一代人,这是我认为的、对师父最大的孝敬。当狮头有普及的可能时,就会出现真正的非遗大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嘉敏
图/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霍泽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