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灯一故事,纪录电影《灯彩佛山》正式开机
语音播报

3月27日晚,亲情中华·佛山侨乡文化系列微视频暨院线纪录电影《灯彩佛山》开机仪式在佛山梁园举行。当晚,《灯彩佛山》出品方相关负责人、非遗传承人杨玉榕、陈棣桢等以及《灯彩佛山》主创出席了开机仪式。《灯彩佛山》将向海内外生动讲述佛山故事、彩灯文化,深度展现佛山岭南文化底蕴。

讲好彩灯故事,传承岭南文化

彩灯,在佛山民间称为“灯色”,是中华民族的特色民间艺术,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只要是有华人华侨的地方,就流传着挂彩灯这种富含中华民族风土人情的传统习俗。佛山彩灯是中国南方彩灯的代表,是中国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其造型具有中国南方彩灯精巧秀丽的特色,扎作工艺在国内有着重要的地位。佛山彩灯先后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获得了“中华灯彩一绝”的赞誉。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岭南故事、佛山故事,佛山市侨联牵头筹拍亲情中华·佛山侨乡文化系列微视频暨院线纪录电影《灯彩佛山》,集合中国致公党佛山市委员会、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佛山文化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佛山市文旅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佛山市侨联主席蔡国雄表示,《灯彩佛山》将镜头投向佛山彩灯,重点向海内外华人华侨述说彩灯文化、讲好彩灯故事,通过展现彩灯这种传统民间工艺,让观众深入了解岭南文化和佛山文化精神。

 四个非遗项目囊括在内,全面诠释“灯彩佛山”

 “《灯彩佛山》以电影的形式,有内涵,有故事地去呈现,相信会把彩灯文化讲述得更加生动。”《灯彩佛山》顾问、佛山彩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玉榕表示,作为佛山彩灯的代表性传承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向海内外推广、宣传佛山彩灯非遗项目以及优秀的岭南传统文化。这次《灯彩佛山》纪录片把佛山地区的佛山彩灯、大良鱼灯、高明花灯、乐安花灯四个非遗项目都囊括在内,全面诠释灯彩佛山的内涵,非常有意义。

《灯彩佛山》顾问、佛山彩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玉榕 

接受记者采访时,导演陈思华表示,《灯彩佛山》将融人物传记与彩灯技艺介绍为一体,通过采访多位佛山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师个人或者群体的故事,挖掘人物的职业生涯亮点,倾听他们在彩灯技艺传承与发展中的心路历程,以此来描摹彩灯的历史图鉴和社会文化景观,串联起佛山彩灯的文化脉络,向海内外侨胞广泛传播彩灯文化、生动讲述佛山传统文化故事。

片中,观众将听到非遗传承人讲述当年佛山的13艘精美彩船如何在香港回归庆典上大放异彩,使佛山彩灯与世界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时刻;体会到非遗传承人、民间工艺师终其一生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坚守,以及他们严谨踏实的工匠精神;看到新一代传承人分享在彩灯创新事业上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彩灯在年轻群体中如何演绎新生的力量;感受到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艺行业的热爱,以及彩灯带给普通人的生活情趣。

在拍摄过程中,彩灯非遗传承人一辈子坚持一件事情的精神令陈思华印象深刻,“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彩灯精巧的造型所震撼,却不知道做一盏灯背后需要多大的付出。这些专家、大师为了制作花灯这一件事情坚持了几十年,非常了不起。”“像杨玉榕、陈棣桢大师都已经80多岁了,但说起自己的工作依然神采飞扬,对往事历历在目,这也是这部纪录片里很宝贵的一部分。”

《灯彩佛山》出品方代表、佛山市文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苗苗表示,《灯彩佛山》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一人一灯一故事”:“一些人的生活,一盏灯的故事,一座城的记忆。”在她看来,这部影片不像传统的纪录片那样的宏大的角度,而是通过一个个人物,提升观众的情绪代入感,使影片更具温度、更具传播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岸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