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记者近日获悉,太和镇卫生院将优质医疗资源、优秀人才队伍下沉至各中心卫生站,不断推进太和镇中心卫生站建设,以家庭医生为抓手,开展中医诊疗、妇女儿童保健、慢病患者健康管理等特色诊疗服务,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舒适优质的医疗服务。
太和镇中心卫生站开展妇女儿童保健、慢病患者健康管理等特色诊疗服务。
诊疗项目多元化,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预约检查、特色中医疗法、理疗按摩、打针输液,在卫生站就可以解决,省去群众很多奔劳之苦。近年来,太和镇卫生院不断推进基本公卫服务项目下沉,积极落实“一元钱看病”民生实事,根据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包的需求提供履约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同时针对服务人群的多元性,因地制宜提供特色服务。
去年12月,太和镇沙亭村居民黄姨(化名)颅内感染后出现坏死性脑病,出院后一直在家里康复。由于康复期需要医护人员上门更换胃管尿管等服务,家属到沙亭村中心卫生站求诊。驻站医生陈思龙在了解黄姨的情况后,向病患家人建议尝试宫氏脑针进行治疗。“由于我师从宫氏脑针创始人宫长祥教授,正好可以对症施治,在征得病患家人同意,我先后为黄姨进行了11次治疗,黄姨的病情逐渐好转,神志清醒,并能在家属的协助下进食了。”陈思龙告诉记者。“由于老人家不能走路,每次看病都要劳师动众,没想到家门口就让老人家康复了,我们真的很感谢。”黄姨家属说。
事实上,宫氏脑针服务只是沙亭村卫生站开展的其中一项中医药特色服务。在太和镇卫生院下属卫生站内,大部分设置了全科门诊、中医馆、雾化室、处置室等区域,集全科诊疗、中医、康复、健康管理等服务于一体,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以往身体不适,就要跑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去医院就诊开药,现在在家门口走几步路就能满足,甚至还能提供特色服务,更方便了。”一名村民说。
沙亭村中心卫生站为群众提供中医治疗服务。
开设“家庭病床”,让居民有“医”靠
为更好地推进“一元钱看病”及“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及创新发展,太和镇卫生院向每个村卫生站派驻康复理疗师,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开展慢病健康管理、健康体检、中医康复特色理疗、大肠癌筛查等,并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群众看病不出门、取药不排队,在家里就能享受住院服务。
67岁的头陂村民苏姨(化名)患有脑梗死后遗症和高血压,需要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实现在家连续治疗。头陂村卫生服务站推出“家庭病床”服务,苏姨就是参与者之一。头陂村卫生服务站的驻站医护人员定期上门为苏姨提供置换尿管、褥疮护理、换药护理等医疗服务,让苏姨足不出户,在家好好康复。“自从有了‘家庭病床’,我妈不仅不用多跑医院,家庭医生和护士也会提前上门巡查诊疗,而且一些费用还可以按医保额度进行报销,省钱又省心。”苏姨的女儿说道。
医护人员开展“家庭病床”巡诊。
太和镇卫生院不断完善中心卫生站的硬件设备,配备全自动血压测量仪、便携式彩超等。
“村卫生服务中心在签约服务基础上,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行动不便、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中度、重度失能患者,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太和镇卫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辖区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该院不断完善中心卫生站的硬件设备,配备心电图检测仪、全自动血压测量仪、便携式彩超等,为附近居民提供多功能、全方位、人性化的就医服务。同时,该院依托5间中心卫生站的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站长责任制的模式,长期派驻高年资、优秀的医护驻站。该院还发挥医联体合作优势,针对卫生站没有开展的检查项目,明确患者可以一级医院(太和镇卫生院)的收费标准、小点的报销比例,在辖内三级医院(南方医院太和分院)享受检查服务,真正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足不出村,有所“医”靠。
文 | 江兴夏
图 | 医院供图
通讯员 | 李卓翘
编辑 | 田秘 陈会
审核 | 罗盛光 戴日模
签发 | 刘海裕
以上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