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眼 睇两会 |“我是大湾区人”,这满满的自豪来自哪里?
语音播报

“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在3月7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信德集团董事长何超琼如是说。

她的一席话,也是粤港澳三地代表委员的共同心声。

今年,粤港澳大湾区连续第七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随着大湾区建设走向纵深以及内地与港澳在今年年初全面恢复通关,粤港澳三地合作更加深入,“我是大湾区人”的观念也越发深入人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湾区眼 睇两会”联合采访组邀请来自粤港澳三地的代表委员以及在穗工作生活港澳青年,共话他们作为大湾区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满满的大湾区机遇!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信德集团董事长何超琼:

我是大湾区人,9+2早已超过了11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何超琼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图片

有人说我是澳门人,有人说我是香港人,我会说我是大湾区人。粤港澳大湾区内九个城市加两个特区,大家同饮一江水,同享千年岭南文化,都喜欢吃皮蛋瘦肉粥,也都具备吃苦耐劳的品德。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对11个城市的发展和协同合作都有非常清晰的指引。我们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优势互补,其实9+2早已超过了11。如今,大湾区人口已经超过8600万,2021年经济总量已达到12.6万亿人民币。这些数字代表着大湾区有庞大的市场、丰厚的人力资源以及无限的发展潜力。

大湾区将成为香港发展的大舞台。香港是大湾区内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航空枢纽,有高品质的专业服务,享誉全球,再加上“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香港应该担当大湾区“引进来,走出去”的超级联络人。

我从事的第一份跟粤港澳合作相关的工作,是1999年开展跨境船务业务,引入与国企合作模式、携手开通海上的国际网络。当时,珠三角已经展示出重要的发展潜力。时至今天,港珠澳大桥建成,进一步把三地连接在一起,大湾区更是拥有全球独有的海陆空接驳多模式联动交通平台。

作为见证者、推动者和参与者,我感觉无比光荣和自傲。事实上,香港、澳门与大湾区内其他9个城市本来就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手足之情时刻盘踞在心里,只要目标一致,同心协力、凝聚共识,用好国家赋予我们各自的定位和优势,我相信,大湾区一定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携手共圆中国梦起到示范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理事长、澳区省政联会长马志毅:

支持澳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这是全国政协委员马志毅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图片

澳门回归2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过程中,澳门青年无疑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我非常重视跟青年朋友交流,鼓励他们树立目标,积极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

我们曾经举办过多次政协委员走进校园的活动,邀请政协委员给学生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讲述国家的发展与改革的成就,增进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令人高兴的是,几年来该活动已经覆盖了澳门30多所院校,参与师生超1.1万人。

我鼓励澳门青年到内地走一走,亲身感受、亲眼看见国家的发展变化。2021年,我曾组织澳门的政协委员与澳门青年赴贵州从江县考察交流,走访的过程中,每名青年都忍不住为村民生活的巨大改善而惊叹和高兴。在推进青年的工作过程中,我发现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十分关心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从中央以及广东省、市各个层面都出台了有利港澳人才发展政策,让他们深度融入大湾区。曾经,我与澳门的青年创业者交谈,发现他们最初在澳门创业,很难请到合适的研发人才。几年前,他们把公司的研发部门搬到深合区,现在已经拥有了一支中等规模的研发团队。

作为澳区全国政协委员,我将继续努力通过各种方法为澳门青年解读更多国家以及大湾区的有利政策,让他们能够把握住时代机遇,支持他们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新时代祖国的发展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澳门代表团团长刘艺良:

更多优惠措施在大湾区落地 为澳门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刘艺良(中)澳门日报图片

大湾区建设上,与澳门较密切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我们看到,国家给予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了区内建设,包括《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支持和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若干措施》《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等,给予澳门很大鼓舞,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提供发展空间,为澳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提供创业空间,为青年提供就业空间,为港澳居民提供生活空间。

我会密切关注日后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澳门有“一国两制”优势,但如何与湾区其他城市互动,做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还需要解决一些瓶颈,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上要更为畅通,很多环节要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仍需要寻求更大突破,希望区内优惠措施日后能由深合区延伸至湾区,为澳门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山东社团总会会长朱新胜:

香港要发挥“超级联络人”的作用

朱新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香港开始新发展、实现新飞跃的关键之年。今年两会将为香港未来发展指明方向,更加坚定香港各界更好地建设香港、贡献国家的信心与决心。

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背靠祖国、联通世界。香港要发挥“超级联络人”的作用,在国家的坚实支持下,自强不息、踔厉奋发,在国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香港必将竭力提升自身所长、提高服务国家所需的能力,更深、更广、更好地发挥参与者与贡献者的角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亲身见证国家在短短四十多年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希望用自己在商界和国际交流的经验,通过两会为国家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提出见解,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港专)校长陈卓禧: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给香港青年人更大的发展机遇

陈卓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作为一名连任全国政协委员和香港教育界工作者,这些年来,我真切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之实,以及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血肉相连。

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是中央的一贯政策。如今,随着内地与港澳全面恢复通关,这些都给了我们香港人,尤其是香港青年人更大的发展机遇,让大家可以大展拳脚。

这次来到北京,我发现,无论是老委员还是新委员,每个人都呈现出一种热气腾腾、准备大展拳脚的姿态。当前,香港社会从“由乱转治”走向了“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在我看来,正是这样的环境与氛围,让我们能更好地履职尽责。

香港是11座大湾区城市之一,做好香港的工作,重要的是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中,发挥香港优势。从我所在的教育领域来看,我认为,香港在打造大湾区国际教育枢纽方面,大有可为!香港可以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湾区各城市实现更紧密的联系。具体来看,我认为香港可以先行先试,新增每年5000个本科名额,专门吸收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优秀高中生来港升学。同时,进一步开放职业教育,加强粤港应用教育院校的伙伴合作,进行院校对接、学科(专业)对接和实习实训对接。当这些举措在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之间形成经验后,还可以进一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这样,香港就能真正发挥枢纽作用,香港青年也可以通过这些交流互动,更加生动地增进对国家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主人翁精神。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林蓝:

让“大作”“大家”“大展”在大湾区落地生根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林蓝。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粤港澳三地血脉相连,文化相通。岭南画派本身就是粤港澳文化交融的产物,一代代岭南画人在大湾区这片文化热土挥毫泼墨,创造出一批批“发出时代声音,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三地文化交融日趋深入。2020年,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我们联动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老中青艺术家们,共22人组成团队,历时118天,完成了长16米、高3米的国画巨制《南国的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这是粤港澳三地通力协作,携手共建人文湾区的生动写照。

文化文艺工作要如何助力人文湾区建设?我建议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实施 “大作”“大家”“大展”三大工程建设,搭建粤港澳美术合作平台,充分发动粤港澳艺术家,共同孵化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岭南风韵的“扛鼎之作”,让更多国字号“大展”落户大湾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在穗香港青年陈沅彤:

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梦想的大好舞台

香港青年陈沅彤。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伟荣摄 

很多人会问我,你在香港土生土长为什么会来到广州读书、工作。其实回想起来,一切并非偶然。从小到大,家里就有每年组织一次家庭旅游的习惯。祖国山河秀丽,我和家人一起走过。但当时还是一种旅游的心态,直到中学时候,我参加了一次在西安的研学活动。整整一周,研学团在西安参观各大景点。当我们在现场看到气势磅礴的陶俑、陶马在地下排列有序时,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给年少的我带来了很强的冲击力。

或许就是这样的潜移默化影响了我的升学决定,2017年我来到与香港文化相近、环境相似,交通又方便的广州读大学。从那时来读书到现在,我在广州的生活已踏入第六年。除了香港,这里是我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可以说,广州已是我的第二个家,我也是大湾区人。这几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从提出到落地,再到现在成为初具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群的过程。这个过程里,我从学子身份转变为从事大湾区青年交流工作的研究员,既是受益者,也是见证者和参与者。展望未来,我还有很多的规划和设想。但在当下,脚下的土地已是实现梦想的大好舞台。

广州日报、香港大公文汇传媒、澳门日报联合报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申卉、章程、魏丽娜、徐雯雯
香港大公文汇两会报道组
澳门日报两会报道组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