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苏金标:在水火中“逆行”,担起生命之重
语音播报

3月4日,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公布,广州市黄埔区永和消防救援站副站长苏金标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自从2008年加入消防队伍后,15年时间里,苏金标在火场里冲锋陷阵,拯救生命。2018年5月成功解救5名意外落水群众,获“中国好人”称号。

据统计,15年来,苏金标共参加灭火救援1500余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120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约6500万元。他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别样光芒。


“每一次救援都是一次挑战”,随时进入“战斗状态”

3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广州市黄埔区永和消防救援站,走进站内,树影婆娑,静谧安宁,窗外偶然传来两三声鸟叫。这平静的景象不知何时就会被突如其来的警铃打破。

苏金标告诉记者,警铃一响,所有人马上进入“战斗状态”。无论是在吃饭、睡觉、洗澡、甚至上厕所,只要一听到警铃响,所有人便马上冲向车库,穿好防护服,1分钟内登车出动。“有一次,有位队员还在洗澡,听到警铃,头上还是泡沫就冲了出去。”苏金标笑着说。

这便是消防员的常态,而这种状态的转变已经成为这个职业本能的条件反射。

2018年5月14日19时左右,苏金标完成值班,轮休回家,路过黄埔区永和开发区樟山下村光明钓鱼场鱼塘时,他目睹了一辆正在倒车的小车冲进了鱼塘,瞬间,小车带着5名群众沉入了深深的鱼塘中。

“哪怕没有警铃,哪怕穿着便装,看到这种情景,也让我马上进入‘战斗状态’,我首先想到的是‘救人要紧’!”苏金标把手机一丢,一边往鱼塘跑一边脱衣服。黑暗中只见水面上露出了一个车顶,即将全部没入水中,他立即跳进了水里,往车的方向游去。当时天色渐晚,鱼塘的水又浑浊,能见度太低,为救援带来了不少危险。

苏金标不知道车里有多少人,他只能通过触摸回应实施救援。他首先想到的是开门救人,但是车门怎么拉都拉不开。顺着车门摸到车窗后,他发现车窗是开着的,便协助后排座位上的三人和副驾驶上的一名乘客顺利逃生。这时副驾驶向苏金标传递了一个信息:驾驶员还在下面。

而当苏金标摸到驾驶门准备救驾驶员时发现,驾驶员系着安全带,无法拖出来,且他挣扎得很厉害,苏金标怎么都摸不到安全扣,他只能从副驾窗户潜进车里。此时,车已经全部没入了水里,苏金标开始耳鸣撑不住了,只好先浮出水面换口气。


苏金标感觉到很累,手脚已经快没有力气,但是一想到水里还有人,他只是在水面上停留了几秒钟,又潜进了水里。这次,他摸到了驾驶员的安全扣,但他发现安全扣无法通过按压解开,他只好再次浮出水面。

为了帮驾驶员争取生存时间,他迅速调整了救援方案。“剪刀!剪刀!”他用吼的声音向岸边的围观群众求助,并请求刚刚上岸的4名群众下水帮他把车侧过来,让驾驶室在上面、副驾位在下面,尽量能让驾驶室露出水面,使驾驶员能呼吸。

拿到剪刀后,车已经侧了过来,由于几天前感冒刚好,晚春的气温还不是很高,又是夜晚,鱼塘的水很凉,苏金标感觉到有点冷,眼前已经有点花了,但他还是拿着剪刀第三次潜进了水里,准确地剪断了安全带,用全身力气把驾驶员拖出了驾驶室,拖出了水面。此时,苏金标体力已经透支,在岸边群众的帮助下,他才把驾驶员救上岸。

把驾驶员救上岸后,苏金标发现驾驶员已经脸色发紫、没了呼吸。刻不容缓,苏金标迅速对司机进行心肺复苏。吹气、按压、吹气、按压、一组、两组、三组……终于,司机的胸脯微微起伏,他马上摸向司机的颈动脉,感觉到了脉搏跳动,欣喜地朝着围观的群众大喊:“人救活了!”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和掌声。等其他消防队员和家属赶来时,苏金标已经累得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事后回想起来,苏金标才意识到当时的危险。“每一次救援都是一次挑战。而大家的掌声和肯定一直在激励着我坚持下去,让我忘记危险,投身救援。每次救援成功之后,都有着一种喜悦和自豪。”苏金标说。


当好人民群众的“守夜人”,为更多人播下“助人为乐”的种子

苏金标认为,雷锋精神给大家第一印象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而对于消防员来说,更应该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当好人民群众的“守夜人”。

2023年1月21日,是大年三十除夕,当大家都在阖家团聚之时,苏金标和队员们却一直在接警中度过,“那天一晚上接了五次警”,苏金标回忆道。其中一次,某工厂宿舍发生火灾,当时四楼一间房间着火,但因为当晚无风,浓烟弥散在整栋宿舍楼,室内能见度不足一米。

“我们收到消息,有人员被困,但是宿舍楼一共六层,每一层都有二十多个房间,再加上我们无法及时掌握人员去留情况,只得一间间房间搜救,非常危险。”苏金标说,经过对整栋楼“地毯式”搜救,他们最终在六楼的一间房间发现一名被困人员,经过救援,无人受伤。

苏金标认为,“逆行”最能体现消防员这个职业的特点。永和消防救援站附近工厂、高速公路多,有一次站旁的高速公路上发生了车祸,事故车辆着起大火,火苗蹿得比站内的训练塔还要高。“居民一直往后退,我们一直往前跑,这时候我深刻感受到‘逆行者’的含义。”


永和消防救援站还有一位“家人”。家住站旁的刘阿伯70多岁,没有子女,常年独居。十多年前,永和消防救援站得知刘阿伯的情况后,便对其进行帮扶。“从当初帮助他养猪补贴家用,到现在将站内的可回收物品给他换取收入,逢年过节我们还会去探望他,他也每天到站里来,让我们了解他的健康状况。”2008年进站后,苏金标也接过这支志愿接力棒,“来到消防站的每个人,都在接力传承这份责任。”苏金标说。

此外,消防站还会定期为周边社区开展公益消防宣传,周末的“消防开放日”还会邀请居民群众到站里免费参观体验,学习消防知识。同时,他们还会定期到周边工厂宣传消防知识和进行疏散演练,提高大家的消防意识,为生产安全保驾护航。


“自从2018年解救5名意外落水的群众,媒体接连报道,身边的人也受到很大影响,开始经常和我分享他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经历。我意识到,这为大家心中播下了‘助人为乐’的种子。”苏金标表示,这次获得“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约束,“未来要继续发扬雷锋‘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的精神,日常更要以身作则,影响更多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钧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