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黄阁趁圩 感受别样风味
语音播报

趁圩这一传统习俗,在如今的街镇里有着别样的风味。“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街坊日常生活从此开始。一个地方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往往就在圩市里。近日,记者来到南沙区黄阁镇的圩市现场,感受这一古老而朴素的民俗。走圩市,也就是走生活。在这里的圩市上,你能看到难得一见的乌鸡仔、鸭仔等家禽出售,还有不同口味的零食小摊等你打卡。

番禺、南沙不少街镇的圩日保留至今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柳州峒氓》写道:“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趁圩,亦作“趁虚”或“趂虚”,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圩市也叫圩场,古时,日中为市,以便贸易。作为乡村文化聚合之地,古人能在圩市上购物,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除了自行种植、生产外,人们只能等待圩日到来,在圩市上购买、交换物品。

如今,趁圩这一古老习俗在广州南部部分镇街沿袭下来。其中,番禺、南沙区不少街镇的圩日保留至今,在化龙、新造、鱼窝头、东涌等镇街,部分圩日的历史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

此外,各镇街对于何时举办圩日,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一般为十日两圩。每月的1、6、11、16、21、26日(部分月份还有31日),黄阁圩便如期而至。

图片

趁圩要趁早 部分摊档只开到中午

前天又是一个黄阁圩日。记者走进位于新鸿基菜市场的黄阁圩现场,感受“趁圩”这一传统逛街方式的魅力。

“趁圩要趁早”,从各地赶来的货商,一早便来到圩市上支起帐篷,摆上各类货品。菜市场也早早敞开大门迎客。天微微亮,前来趁圩的街坊纷至沓来;街上熙熙攘攘,隔着马路就可以听到人声、车声,十分热闹。

在市场内,不少农户带着鸡仔、鸭仔前来售卖。几名小朋友蹲在一群小鸭、小鸡跟前凝神观察,似乎被这些平时少见的有趣情景所吸引,久久不肯移步。早上9点,圩市的鸡鹅鸭早已“生龙活虎”,一栏栏、一笼笼,“呱呱呱”叫个不停。菜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最早的农户6点不到就来开档,来买家禽的老人来得很早。圩市一般早上八九点人流量最大,其中售卖鸡鸭鹅的摊位只开到中午,一些售卖花、鸟、猫狗等摊位也是到中午就收摊。”

图片

记者在市场的拐角处发现一处家禽摊位,正在出售一窝毛茸茸、白乎乎的乌鸡仔。据了解,摊主是从隔壁村来的,这群乌鸡仔也是自己养的,从个头来看已经是“青少年”了。不少街坊会买乌鸡仔来煲汤,也有人特意来到圩市批发乌鸡仔回去卖。摊主介绍,乌鸡仔的价格根据其毛色以及体型决定,整体比平时市场售卖的要便宜。摊位前,街坊李女士的女儿目不转睛,看可爱的乌鸡仔看到入了迷,李女士只好让女儿挑选一只带回家作为“宠物”。李女士说,她经常会带女儿逛圩市,一大早过来挑选的家禽比较新鲜,毛色形态好不好,一眼便看得出。

除了生猛鲜活的家禽,菜市场一旁还有人出售颇有童趣的飞鸟电动玩具,摊位前反倒引来不少老人家驻足。

200多个摊档覆盖街坊衣食住行所需

红彤彤的车厘子、香喷喷的花生米、圆滚滚的绿豆饼……记者走访了解到,黄阁圩绵延数百米,包括200多个摊档,几乎覆盖周边街坊的衣食住行所需。无论是吕老板的糕点摊、兰老板的牛杂摊,还是尹老板从湖南老家特意带来的豆豉,这些摊档售卖的商品让来往的街坊赞不绝口。

图片

“我们在番禺区几个街镇和南沙区黄阁镇轮流摆摊,每月都有六七天在黄阁镇趁圩,价格会比水果店便宜一点。”在菜市场的入口处,两位女士共同经营一个水果摊位。摊位上种类繁多,单是车厘子就有三四个不同的品种,颗颗个头饱满色泽靓丽。据介绍,墟市内的草莓和车厘子热销,很多年轻人会在下班后前来购买。

在菜市场的一个零食摊位,瓜子、花生摆满其中一角,不同口味的葵花籽在街坊手中翻动,摊位周边香气四溢。在这里,简单的葵花籽就有五六种加工方式,售价11~13元/斤不等;做工较为复杂的打手瓜子售价18元/斤。花生方面,除了常见的水煮咸干、原味、五香的风味外,不少摊位还售卖陈皮花生以及蒜香、话梅风味的花生,口味新奇让不少街坊忍不住停下来尝鲜,买上两三斤满足自己的味蕾。

图片

陈女士是土生土长的黄阁人,在菜市场内开了一家杂菜店铺。陈女士告诉记者,想着家门口就能摆摊,我便租下店铺平时卖点杂菜,每到趁圩的日子便出来摆摊。“腌黄瓜、腌萝卜、腌荞头……我家售卖的杂菜共计二三十个品种,一般提前两三天过来卖。杂菜可以随意组合,都是按13元/斤出售。附近的街坊很喜欢吃,尤其是腌萝卜。”热情的陈女士一边介绍一边邀请街坊试吃。杂菜清新的味道萦绕唇间,让人流连忘返。

图片

记住乡愁,圩市是一个好去处。尽管受到市场、商场、网店的挑战,但传统“趁圩”的方式在街坊的购物选择上还是占有一席之地。黄阁的老人、年轻人都爱趁圩,因为这里有着网购无法代替的情怀。行走在圩市中,人们仿佛相互认识,摊主与顾客都是朋友。人与人之间感觉很是亲切,带着浓浓的乡情。

【图文记者 王倩】
【编辑 黄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