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漖百年龙舟基地造船忙,龙舟热情重燃
语音播报

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广州最古老的龙舟制作基地——番禺区上漖龙舟制作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船厂内机器嘈杂,木屑飞扬,分料、磨平、拼接……几根白炽灯管下,数位师傅握着各自的机器埋头苦干着。订单多、开工早、造船忙,记者了解到,开年以来,百年龙舟基地迎来行业春天,各地对开展龙舟活动的期盼值已经拉满。




提前开工,上半年订单已排满


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对于龙舟匠人们来说,虽没有万两黄金这般夸张,但机器只要动起来,人也会跟着涨足精神。时隔几个月,上漖龙舟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龙船世家船厂的负责人黄剑挺此前忧虑的心情一扫而光,一张张订单飞跃珠三角汇聚到手中,让他走起路来都轻松不少。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春节前我的订单就都接满了。去年是过完正月十五才开工,今年我们大年初八就开工了,提早了一个星期,现在每天都忙得不得了。”据黄剑挺介绍,目前船厂的订单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倍多,已收到6个新船订单、20多个旧船翻新订单,后续还会有几个短龙舟的订单。“猎德村今年9条龙舟都需要翻新,二月二这天起龙后,会分批过来翻新、维修,端午前再扒回村。大家积攒许久的划龙舟热情重新被点燃,许多有龙舟的村都有翻新的需求,但船厂摆不下,翻新的订单我都接不过来了,只能推掉。”黄剑挺说道。



和黄剑挺一样忙碌的还有卢再洵船厂的接班人卢志雅。“我现在要赶去那边跟客户谈,他们已经到了。”卢志雅一边说话,一边开动装着工具的电三轮车。前来船厂洽谈的正是来自番禺区沙头街莲湖村的代表,原本该村已有两条龙舟,今年准备再做一条。在卢再洵、卢志雅父子二人的安排下,双方敲定了工期,预计三月中旬开工。“我们现在的订单,新船的有十个,翻新的也差不多有十几个,过完年后就开始忙,估计要一直做到端午节才能休息。”卢志雅说道。



增多人手,追求高标准手工艺


2月6日,黄剑挺船厂内响起一阵清脆的鞭炮声,顺德陈村镇庄头村新龙船开工了。记者了解到,庄头村此前没有龙舟,但该村往年都会和南海的上海村、聚龙村举行龙舟联谊活动。今年,为重现精彩的彩龙巡游民俗活动,推动庄头水乡造节,传承延续龙舟文化精神,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庄头村决定购买一条属于自己村的传统龙舟。为此,该村的龙舟协会筹备组在春节前就奔赴多家造船厂进行考察,经过细节对比和协商探讨,最终选定了黄剑挺船厂。



记者在现场看到,庄头村的新龙舟正在上花旁,再有一个星期就会全部完工。黄剑挺告诉记者,番禺区大龙街的柚木龙船已经在2月8日做了仪式,紧接着就要开工。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新船订单,黄剑挺特意多请了两个做打磨的师傅,“今年生意好,船厂需要增加工人,现在加上我一共有十个人,每天工作八个小时。”记者留意到,船厂外的空地上用防水布包着一批柚木,黄剑挺表示,去年底政策放开后,就马上从缅甸进口了木材,“现在木材、工人、订单都不缺,我们这个行业算是迎来了一波小高潮,大家扒龙舟的心情已经火热起来,今年的龙舟活动应该会很热闹。”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广州各行各业都在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龙舟制作技艺虽是传统手工业,但在寻求高质量、高标准上,龙舟匠人们一点也不含糊。“我的父亲今年快70岁了,他每天比我还努力,这是他做了一辈子的事。尤其是现在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挑的木材必须比以前更好,这样才能留得住订单。”卢志雅说道。


记者从洛浦街了解到,日前,卢志雅被认定为番禺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跟随父亲学艺近12年,他不仅掌握了造船工艺,还不断地根据社会对龙舟竞速和探亲游龙的不同需求,对龙舟制作技艺进行改进,务求做到精益求精。


【文图记者 韩春华】

【编辑 方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