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广场舞、掷彩门、围餐……街口街赤草村员村社这场活动精彩纷呈
语音播报

虽然正月十五元宵已过,但对于街口街赤草村员村社的村民来说,最热闹的元宵庆典要数正月十九。每年正月十九,员村社都会举行贺元宵活动。这一天,外嫁女、兄弟村的刘氏后人都会回村庆祝。

“咚锵咚锵咚咚锵……”2月9日(正月十九),伴随着在街口街赤草村员村社传来的锣鼓声、欢呼声,员村社迎来了今年最火热的一波闹元宵热潮。

图片

歌舞齐欢庆 醒狮闹元宵

当天中午1点,不少村民群众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翘首以盼期待已久的舞狮表演。在员村社的学士宗祠前,只见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的舞狮踏着喜庆的锣鼓声,时而昂首阔步、时而摇头摆尾、时而高高跃起,动作神态惟妙惟肖,为村民群众呈现了一场热闹非凡的视觉盛宴。

图片

图片图片

下午3点开始,由员村舞队、上罗舞队、锦二舞队共同表演的开场舞拉开文艺表演的序幕。随后,三支舞队轮番上场表演了《健康走出来》《相信我你没有错》《我在茶香等你来》等精彩广场舞节目,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吸引了众多村民及游客前来观看。

图片

图片

当天傍晚,村里开设了近120围宴席,其中在祠堂里设置的10个席桌,被社员称为“致尊食”。“致尊食”的宴席邀请的是员村社里辈分最高的长者以及员村社、10个刘氏兄弟村的村民代表入席就餐。据了解,员村社的围餐每围宴席有10个菜,祝愿新一年乡亲们都十全十美。随着烧鹅、烧肉等菜肴陆续上桌,村民们觥筹交错、闲话家常,十分温馨。

张灯结彩掷彩门 掷中彩门好彩头

夜晚,经过一天的忙碌,终于到了掷彩门的激动时刻。作为入选广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民俗,掷彩门是从化民间新春、元宵佳节节庆活动的重头戏。“彩门”寓意着“好彩”,意思是好运气、吉祥,每年掷中彩门的村民,能获得幸运奖励。

在员村社学士祠堂前竖有一根十多米高的柱子,顶端安装滑轮,钢丝连接挂钩,可以将彩门升高。只见彩门一升起,站在下方的村中青壮年便点燃手中的小鞭炮,朝着彩门的方向使劲投掷上去。

图片

小鞭炮在空中噼里啪啦地爆开,距离彩门时远时近,一道道光弧交织在彩门周边翻飞,直至彩门被掷中后点燃,发出五光十色的火花旋转。随后,村民们点燃烟花庆贺,场面十分壮观。

图片

图片

图片

修葺重建“学士宗祠” 祠堂重现往日风采

赤草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卓颖介绍,今年员村社这场活动格外热闹,除了欢庆元宵佳节外,还是为了庆祝员村社的学士宗祠修葺重建竣工。

据从化区党史和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资料记载,员村是街口街赤草行政村下辖的四个自然村之一,原名“圆村”,后为书写方便将村名确定为“员村”。该村始建于元朝,因刘氏六世祖显宗公从广州石井亭岗迁入从化香家村后再移迁该地而形成,村民均为刘姓同宗族裔。

据介绍,由于员村历代先祖中有多位达官显宦,曾出过进士刘褎然、刘克正和贡士刘克治,以及举人刘格、刘克修,故村中祠堂用“学士宗祠”命名。祠堂前的五组旗杆石详细记载了这5位先祖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的名次和曾担任的官职,以缅怀先祖名人,激励后世子孙勤耕读,以他们为榜样,努力进取。

图片图片

原“学士宗祠”是员村村民为纪念始祖学士褎然公而建。学士公刘褎然为南宋咸淳六年(1268年)科举进士、探花,官至南宋末年翰林院权直学士,因抗击元军入侵时死守不降、卒于行伍,赐葬广东从化分乳岭。后人至今繁衍近三十代,人数计十二万之众,分布广州市及周边区县以至珠三角广泛地区及港澳、海外。学士墓因征地迁回员村大岗岭后,每年重阳节各地后人均汇聚员村社集中祭扫。

原“学士宗祠”明代初建,历有修葺,主要用于集会、饮宴、放电影、做样板戏及堆放粮食杂物,后因年久失修而倒塌。近年来,广大村民强烈要求修葺重建“学士宗祠”。据员村社员刘炎毅讲述,2021年11月,员村通过家长会议,决定使用集体公益基金重建祠堂。在三资平台招投标后,2022年3月,祠堂开始重修,直到10月份竣工验收,古香祠堂得以恢复往日风采。

图片

图片

刘卓颖表示,接下来,赤草村将会把学士祠堂充分利用起来,满足村民娱乐休闲、健身运动、唱歌跳舞等文化活动需要,不断讲好村民生活日益富足、文明乡风不断提升的赤草故事。

【图文记者 宋佳媛 黄林宜】
【编辑 邓菲菲】
部分图片、资料由街口街道办事处、赤草村民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