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的元宵“仪式感”不仅是一碗汤圆
语音播报

广府有民谣:“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指互相拜年,恭贺新禧),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灯头,十六夜完灯,采青走百病。”

如果说“过大年”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元宵节就是这部大戏的压轴节目。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州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饶原生告诉记者,“元宵节在广府地区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因为过完元宵节,这个年才算是过完”。

饶原生表示,在元宵节,广府人“派利是”这一习俗就到了收尾的时候,“小孩子在春节期间收的利是都是不拆封的,但到了元宵这一天就可以打开利是,看看自己今年‘逗利是’的‘成果’”。

吃碗汤圆,团团圆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因为正月又称元月,元宵是农历新年后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元宵往往寓意着圆满团圆。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元宵佳节,对广州人来说,吃汤圆是必不可少的“标配”。

据传,汤圆的原始形态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小吃“元(圆)子”,这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最早的汤圆出自宋代的明州,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当地人用白糖、黑芝麻和猪油做成馅芯,再用水磨糯米面包制成圆形生品,开水下锅,煮熟后食用。由于下锅时先沉后浮,所以最初叫“浮元子”,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古汉语里,“汤”是开水的意思,后来人们逐渐改叫汤团、汤圆。在汤圆的咸甜之争问题上,大多数广州人坚定地站了“甜”的一方。有调查显示,广州人最爱的是黑芝麻馅、豆沙馅汤圆,花生馅也有很多人喜欢。

张灯结彩,花团锦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从古至今,元宵放灯都是民间的一大盛事,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并流传至今。在这个晚上,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节日气氛浓郁。

饶原生认为,赏灯也是元宵佳节必不可少的“仪式感”,“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古以来大家都很重视”。广州人过元宵节,是从唐朝开始,官方规定三天燃灯,民间也就举行三天的庆祝活动。南汉时,广州的元宵之夜,六榕寺的花塔上下遍燃灯烛,与月比光,称为“赛月灯会”。

除了举办灯市,古时广州城内还有各种庆祝活动。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事语》中说:“元夕张灯起火,十家则放烟火,五家则放花筒。嬉游者,则袖象牙香筒,打十八闲为乐。城内外舞狮象龙鸾之属者百队,饰童男女为故事者百队。为陆龙船,长者十余丈,以轮旋转,人皆锦袍倭帽,扬旗弄鼓,对舞宝灯于其上。”

而且,如果说春节前半段大家都是亲友间互动,那么元宵看灯可以说大家进入“社交平台”。饶原生表示,灯会可以说是群体性活动,人们在这个时候打破了日常秩序的约束,纷纷走上街头,看戏、赏灯、猜灯谜、看舞龙舞狮。“元宵节又叫中国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描绘爱情故事的诗句让大家隔空感受元宵的甜蜜与浪漫。”

广府庙会,广州新民俗

“现在在广州,有一个持续多年、极具特色的‘元宵文化名片’——广府庙会。但其实以前广州是没有庙会的。”饶原生告诉记者:“古时,在广州,类似于庙会的民俗活动被称为‘诞’,但是随着广州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北方庙会等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也带到广州,2011年开始举办的广府庙会如今慢慢演变成广州的新民俗。”

2023年,备受关注的广府庙会回归线下活动,自元宵节起连续七天,每天都有“广府味·幸福年”主题下的不同精彩呈现。市民游客可以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时空交融的场景中,逛集市、赏花灯、看展演、品非遗等。由于正月十五又是“中国情人节”,主办方还召集了多对情侣,与众花神一起打卡、觅秀十二花境,“相约元宵,遇见幸福”。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广府庙会将首次开设非遗夜市,以及举办首届“素馨佳人”评选活动,让游客感受如梦如幻、与众不同的元宵佳节。

广府庙会内容和形式上把广府文化和非遗文化集中展示,这种“既植根于传统节俗,又尝试融入现代创意”打造的新民俗,在饶原生看来也将成为元宵节的“仪式感”之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莫斯其格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