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历史时期的年画有不同的面貌,同一时期不同地方的年画也有不同特点。明清时期,年画艺术百花齐放,我国有许多地方生产年画。其中,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河南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名气最大,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而后,在我们广东佛山也有了木版年画。大江南北的年画,又有何区别呢?记者查询资料,并通过广东省博物馆内的讲解员所讲述的历史知识,进行了简单归纳。
桃花坞年画
起源于宋代的桃花坞年画最能代表江南气质。桃花坞年画主要是受吴越文化的影响,风格雅致,极富文人气息。
其中,仕女主题的年画最能体现桃花坞年画的风格特点。值得留意的是,这类年画中的仕女大都有“鼻如悬胆,樱桃小口,柳叶眉,鹅蛋脸”的特征,体态纤柔,尽管从人体比例上看,似乎显得头大肩窄,却也体现了当时女性纤柔优雅的审美特点。
在年画艺人的笔下,这些女性或从事纺织刺绣,或沉迷琴棋书画,或履行相夫教子的职责。我们透过一幅幅小小的年画,仿佛看见了清代江南女子的一生。
《洋灯美人·书棋》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描绘了晚清时期的几位女性在花园赏灯嬉戏的画面,年画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注重祥瑞特质与女性美感的统一,是老百姓祈福迎祥精神诉求的外化。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