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看“花城百花开”,通过互动游戏感受欣欣向荣的广州非遗
语音播报

新春佳节期间,不少市民选择“看展过大年”。在海珠湖畔的广州市文化馆,市民通过非遗专题展览,穿越广州千年历史,看广州非遗的源起和繁荣,感受当下欣欣向荣的广州非遗。

“好玩!”“有趣的体验!”不少市民表示,《花城百花开——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多媒体游戏等互动形式展陈手段,富有新意。在“粤韵流芳展区”广东音乐主题区域里,“广东音乐五架头音乐科技装置”将人物剪影和五架头实物乐器相结合,当熟悉的广东音乐《雨打芭蕉》曲目响起时,观众惊喜的是“仿佛现场看了一场广东音乐演出”。“跟我学南拳”点播装置则让小朋友们流连忘返,大家在木人桩前跟着动态招式现场学习拳法,玩得过瘾。

据悉,《花城百花开——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通过“粤韵流芳”“食在广州”“岁时节庆”“医养岭南”“南拳强身”“广作华彩”“羊城古仔”七个部分,展现广州非遗整体面貌及其所反映的花城千年文脉,通过多媒体影像、传奇名作等展陈内容,带市民“见人见物见生活”,让大家发现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特别的是,本次展览有很多互动装置,吸引大批市民参与互动。主办方介绍称,“广东音乐五架头音乐科技装置”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制作模拟人手的模型,“装置里根据我们非遗传承人的真实演奏设定了触发和保护程序,整个装置的触发采用距离感应技术,有人站到感应点并达到触发条件,整个装置就会开始演奏。配以岭南满洲窗、芭蕉叶的雨滴情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岭南自然和人文景象中”。

此外,在中心阁二三楼中空区域,一块3.8米宽、7米高的大型LED屏以原创岁时节庆轴图的形式集中显示了广州的四时节庆,市民可以用手机或现场广东狮鼓造型的LED联动屏进行交互体验。“不时不食”电子餐桌利用人们生活中用的餐桌形制,展示除夕团年宴、喜庆春茗宴、端午龙船宴、金榜题名宴、中秋团圆宴、添丁弥月宴、松鹤益寿宴、广府婚庆宴等8种主题餐单。游客通过“游戏+触摸查询”的形式,在寓教于乐的趣味中深入了解每一道菜品的具体信息。

“岭南陈氏针法针灸小游戏”以中医的十二经络图为游戏出发点,观众通过寻找每个经络图对应的治疗病症,对症施针,从而了解岭南针灸特色;“端午午时茶小游戏”以动作捕捉的形式模拟采药与制茶过程;“肌骨同治疗法”则以动作捕捉现场模拟筋骨锻炼操。

骨雕《大湾区之春》

广州牙雕国家级传承人张民辉将大湾区各城市多个标志性建筑巧妙融入这件作品中,彰显“人文湾区”的欣欣向荣。

榄雕《明月宫灯》

广州榄雕是我国榄雕工艺的三大流派之一。《明月宫灯》以产自广州增城的乌榄为原材料,雕刻精细入微,运用了浮雕、圆雕、镂空雕的雕刻技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泽彬、莫斯其格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