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争奇斗艳满园春——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通过人民日报、河南卫视、大象新闻新媒体矩阵全网播出。大联欢以别开生面的情景化呈现方式,展现出强烈的“故事感”。
传承千年的杂技,是以惊、难、险、奇、美等著称的民间传统技艺。史料记载,距今2000多年的汉代时期,杂技被称为“百戏”,就在民间开始流行。传承发展到今天,技艺难度不断升级,表演形式也更为丰富。
令观众欣喜的是,《争奇斗艳满园春——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不是单纯“炫技”,而是从杂技历史源流开始讲起,给每一个节目赋予情节故事。通过创意性融合表达方式,让各类杂技技艺“争奇斗艳”的同时,展现其发展中兼收并蓄的包容特征和贴近群众的浓郁生活气息,也传达新年开新篇的蓬勃向上之志。
节目开场,欢快喜庆的《乐舞百戏》凸显“中国杂技的多元符号”,融入不同地区多种杂技类型,迅速点燃热烈欢快的杂技大联欢主题氛围。
令人印象深刻的《梦入神机》,把中国象棋文化和杂技蹬鼓技艺相结合,以舞台为棋盘,通过科技化视觉手法,营造东方美学的整体艺术观感,刚柔并济、收放自如呈现一场精彩对弈。360度旋转移动车鼓、直立720度接手鼓等多种高难度动作组合,引领观众仿佛进入“棋子”的世界,直观感受两方对垒、一退一进中所蕴含的智慧。
来自广州的杂技作品《筑梦太空》利用“滚轮训练”为创作灵感,展示中华儿女为追梦太空而奋勇前行的顽强精神。节目的最后,采用舞台呈现与大屏连贯性配合的巧妙手段,展示宇航员漫步太空的视觉效果。据悉,该节目入围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决赛。
本台晚会中,主创团队大胆创新,展现中国杂技更多融合之式。节目《粉墨年华》将中国杂技传统节目“顶技”技巧与中国戏曲程式之美,加入声光电等科技化视觉手段,呈现了浪漫动人的中国美学意象。《蒲公英的天空》则把舞蹈与杂技完美结合,将蹬伞这一传统杂技形式拟物化为白色蒲公英,运用AR等表现方式,尽显唯美。《圆转如意》将传统杂技中的球技表演与自由奔放的踢踏舞融合,跟随音乐节奏律动变换,给观众带来动感享受。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