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物理小白也能看懂粒子物理学
语音播报


一部粒子物理学简史,在微观世界深处捕捉宇宙真相。

每发现一种更小的粒子,我们就向万物的本质迈进一步。

欧洲核子中心一线专家、希格斯玻色子研究团队成员撰写。



《小,更小,最小:物质尽头与粒子秘境》

著译者:[荷]伊福·范瓦尔彭/著  余宁/译

海峡书局

如何追寻物质之源?在本书中,荷兰物理学家伊福·范瓦尔彭邀请我们踏上通向更深、更小、更前沿之处的旅程:从原子结构的设想,到标准模型的构建,再到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每当粒子物理学有所成就,我们就向万物终极之理更进一步。

作为世界上少数能进入大型强子对撞机设施的科学家,伊福·范瓦尔彭是粒子物理学的顶尖专家,他在本书中详细叙述百年来粒子物理的重大发现,同时带领你进入神秘的“机器之王”——深埋地下百米、全长27千米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触碰粒子物理学的前沿。

本书从燃烧的太阳、爆炸的核弹,到医学扫描成像、清洁能源供应,小小粒子塑造着世界的样貌。最终,我们将走近“机器之王”——深埋地下的全长27千米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见证粒子碰撞瞬间的奇迹,畅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粒子和新现象,思考粒子世界带给人类的未来启示。

基本粒子相当于乐高中最小的积木颗粒,而寻找新粒子的科学家就如同野外探险家,本书直白的语言和贴切的类比让外行读者也能理解粒子物理学的精妙之处。

作者简介

伊福·范瓦尔彭:荷兰国家亚原子物理研究所的粒子物理学家,阿姆斯特丹大学物理讲师。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他作为少数能进入大型强子对撞机设施的物理学家加入了ATLAS实验,参与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和研究。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