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进入辞旧迎新节奏,广州人每天都有不同安排
语音播报

“一想到今年可以久违的行花街,整个人超开心的!”作为年轻的“广州仔”,网友“阿Le”说自己从小跟家人行花街,“广州的年味,或者就在那一盆盆年花里”。也有“新广州人”说,对广府年味最大的印象就是“意头”,“这不就是广州的‘谐音梗’吗?挺有意思的”。在广州,传承至今的“仪式感”满满的过年民俗,带动城市烟火气的升腾。

作为知名广府文化学者,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州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饶原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辞旧迎新节奏,广州人每天都有不同的安排:

年廿三,晒被洗衣衫;

年廿四,清洁房边地;

年廿五,扫房掸尘土;

年廿六,洗净家禽屋;

年廿七,内外洗归一;

年廿八,家什擦一擦;

年廿九,杂物都搬走。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要谢灶,还要洗晒被子和衣服,一家人开始为过年做准备,还要打牙祭、吃顿好的。

谢灶之后,除了继续搞清洁,还要“开炸”。

“开油镬啦!”不少遵循传统的广州人开锅做“油器”,即用油炸出油角、煎堆、蛋散、笑口枣、糖环、咸水角、豆沙角等各种糕点,香脆可口、寓意美好。“记得小时候我们不仅帮家里人包油角、做蛋散、切牛耳饼,还会到同学家里帮忙,非常开心。”饶原生表示,“煎堆碌碌,金银满屋”“年晚煎堆,人有我有”,煎堆必不可少。清朝《粤东笔记》记录了乾隆年间广州就有煎堆这一种食物,“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糯谷,名曰炮谷,以为煎堆心陷;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效之,以祭先及馈亲友,又以糯饭盘结猪花入油煎之,名日十花;以粉杂白糖沙入猪油煎之,名沙雍。”不过因为吃这些“油器”会“上火”,加上现在购买应节食品非常方便,所以在家“开油镬”的街坊越来越少。

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忙着蒸糕。除蒸年糕外,广州人还喜欢做萝卜糕、马蹄糕、九层糕等,“糕”“高”同音,寓意“新春步步高”。

卷起袖子大扫除,辞旧迎新迎春节。广州既有“廿六扫屋,廿七洗涤”的俗谚,也有“年廿八,洗邋遢”的传统,即在农历腊月廿八前后进行大扫除。据说这个习俗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驱疫鬼、祈安康”。《秘奥造宅经》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清代的《清嘉录》更提示“腊将残,择宪书(指历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这个习俗除了打扫房子外,还有另一层含义,指将一切厄运、霉气统统扫出门,寄托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祈盼新的一年有新气象。

腊月二十九,把房子打扫干净后,勤劳的广州人忙里忙外,在家里张贴春联,代表去旧迎新,迎来新的一年。广州人称“春联”为“挥春”,挥春的款式有很多,除了寓意“福至临门”的“福”字挥春,还有各式各样祈求新年好运降临的大字挥春,“天官赐福”“新春大吉”“万事胜意”“出入平安”“恭喜发财”等,还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宇宙乾坤大,江山日月长”等吉祥语。

除了挥春之外,除夕这天,大家都喜欢在门口贴一个福字。很多人都喜欢把福字倒贴,但饶原生提醒大家,“大门的福字不能倒贴,一定要正着贴,否则就把福倒出去了。如果要把福字贴在垃圾桶、水缸那里,可以倒着贴,因为垃圾桶、水缸是要‘倒’的”。

大年三十,一起吃团年饭。农历除夕又称大年夜,广州俗称“年卅晚”,广州人都会一家人整整齐齐吃年夜饭,寓意团团圆圆。广式团年饭,上菜必须要双数,菜式也大有学问。饭桌上必定有几个寓意好兆头的团年饭食材:鸡(广州人常说“无鸡不成宴”)、鱼(年年有余)、猪手(横财就手)、生菜(生财)、烧肉(身壮力健)、发菜蚝豉(发财好市)、粉丝(连绵不断)、腐竹(富足、甜足)……

年三十要卖懒,团年饭后更要行花街。“卖懒”寓意将孩子的懒惰卖掉,在新的一年更聪明乖巧。饶原生表示,听老人家说,他们小时候有一件事必须要做的,就是呼朋唤友齐“卖懒”,每个小孩拿一个灯笼、红鸡蛋,点着一炷香,到街头巷尾去边走边唱:“卖懒,卖到年卅晚,人懒我唔懒!”孩子们成群结队边唱边走去土地庙,把“懒”卖到土地庙。可惜,现在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卖懒”这个年俗活动了,“很多美好的传统习俗,像和风细雨一样影响着每一代人。我们希望好的习俗能流传下来,大家的春节过得更美好,更贴近中国人的生活”。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千朵万朵睇唔哂……”这首家喻户晓的广州民谣,描述的正是老老少少一家人行花街的情景。“未行花街未算过年”,对广州人来说,春节前在花市逛上一圈才算圆满,寓意新年“行大运”。

行花街的时候,广州人喜欢买年花、买风车。其中,风车寓意新年风生水起,年花主要指应节的鲜花,有传统的芍药、水仙、菊花、鸡冠花、银柳等,也有近些年兴起的蝴蝶兰、百合、牡丹、月季、比利时杜鹃、玫瑰等。桃花和年桔更是不可或缺的——粤语“红桃”与“宏图”同音,买桃花祈望“大展宏图”;年桔寓意大吉大利,在年桔上挂上饰品、红包,营造美好的节日气氛。

饶原生透露,自家楼下就是花市,“你别看除夕夜花如海、人如潮,到年初一一觉醒来,整座城市又奇迹般地回复了生活的宁静,鲜花都转移到了千家万户——这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也是环卫工人很辛苦的时候。为了大家共同的仪式感,很多人在默默奉献”。

“我记得小时候,米缸里要放两条煎香的鲮鱼,盖两张红纸,放两个桔子,寓意年年有余。”饶原生表示,旧时广府人家还会有“碛(压)年”这个传统,除了鲮鱼,还要买一整条甘蔗,加上带根的生菜、芹菜、红头葱、大蒜等放在盛满的米缸里,分别代表“有头有尾”“掂过碌蔗(粤语,意为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生活节节甜”“生财有道”“聪明会算”,祈求来年好运。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图据新华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巧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