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黄如训,因病于2023年1月14日在广东东莞逝世,享年88岁。
黄如训教授在国内外首先报告“混合性卒中”;在全世界首创“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开创了全世界脑血管病研究的新道路。他的离世被同道称为“中国神经病学界的巨大损失”。
黄如训教授1935年5月出生,福建漳平人。1961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在附属第一医院任职,从事神经病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曾获"国之名医"称号及中国卒中学会、神经内科医师协会及中国康复医学会终身成就奖。
贡献巨大
他开创了中国脑血管病研究的新道路
黄如训教授在全世界首创“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改变了数十年来的研究误区。之前的研究用正常动物的血管来做研究,没有形成病理模型,难以模拟临床疾病。由此,黄如训开创了国内脑血管病研究的新道路,对中山医神经病学科乃至中国神经病学科的发展贡献巨大。
据中山一院神经科刘卫彬教授介绍,黄如训教授率先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了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的尸检,研究发表在原中山医科大学《新医学》杂志,他的发现和对该病的阐述以及深刻的认识与20年后国际确认的诊断标准一致,被学界称为NMOSD在全世界的第一个发现者。
“在他的指引下,50多年来,我们科的多发性硬化症(MS)和NOMSD的病历档案都是独立归档的。”刘卫彬教授回忆,在他的指导下,上世纪九十年代,刘卫彬教授整理出来104例视神经脊髓炎的病例的临床特点和脑脊液特点两篇文章以中文发表,临床资料也证明了与尸体解剖一样的临床特点,“黄教授在NMOSD的贡献,已由王维治教授写入神经病学发展史。”
黄如训教授对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巨大贡献还包括:提出脑卒中是一大类疾病,必须进行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原则治疗;开创脑血流调节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以脑血流灌注指导调控血压为重心改善脑血循环;良好脑血循环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根本,应贯彻全程;强调脑微循环的重要作用,确立血管-神经单元保护的理念;开创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实验研究,重心在内源性干细胞;提出易卒中状态的概念,应重视卒中发作的预防。
名医仁心
他说“看病不要怕病,最重的病人更应该看”
据中山大学出版社《医者与医道——百位老专家杏林往事(第一辑)》一书介绍,黄如训是来自闽西山区的一个贫农家庭的孩子。儿时的黄如训连书和笔都买不起,只能借同桌的课本学习,捡别人断的铅笔芯塞入细竹管写字。受家境的影响,他几近辍学,好在校长为他减免学费,说服了他的家人,让他得以继续学业。
黄如训之后被厦门卫生学校医士班录取,在机缘巧合中踏上学医之路。毕业时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华南地区的医学中心——广州,就读于原中山医学院,开始了与中山医几十年的缘分。
(图中白衣者为黄如训教授参加义诊)
黄如训从1961年开始当神经科医生,从医生涯中,住院医生就做了差不多20年。他强调,神经科医生需要大量的实践。神经系统疾病的复杂性、特殊性,要求医生逐步积累增强诊治能力,才能完成繁重的医疗任务。
“看病不要怕病,最重的病人更应该看!”他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原则。在担任科主任的十几年间,他每天工作在病房十几小时,如果在外地开会完,也会立即返回科室查看病人。
2002年,黄如训正式退休,被医院返聘作为特聘教授继续在岗位上奉献光和热,坚持参与门诊、会诊、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据中山一院神经科刘卫彬教授追忆,黄教授在病逝前一个月仍在坚持查房会诊,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医者精神。
师者严父
他对非亲传弟子也毫无保留地指教
“黄如训教授强调脚踏实地做好临床工作,要求我们年轻医生扎根临床,在临床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刘卫彬教授回忆,黄如训教授对并非亲传弟子的年轻医生也毫无保留地热心指教,鼓励年轻医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年轻医生的学术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得到他的点拨和帮助。
“黄教授为人低调谦虚稳重,从不吹嘘自己。他既为年轻医生求学上进大开绿灯,又在治学上要求年轻医生几近苛刻,如严父一般,我们科这一代的教授都被他训斥哭过,而且不止几次,仍然内心充满感激!”刘卫彬教授回忆,他的鞭策和督促成为后辈医生前进的动力,令人终生受益。
黄如训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月15日(星期日)15时在东莞殡仪馆星河厅举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任珊珊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林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