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套娃式”收费令人反感
语音播报

近日,智能电视机乱收费现象引发关注。有网友吐槽:“以前的电视打开就能看,现在这些节目都要充会员才能看,会员还有各种门道。大人看电视剧要充平台会员,小孩看动画片又是少儿会员,看电影还得再交钱。真的太坑了。”(1月9日《工人日报》)

过去看电视,图的是欢乐,现在看电视看的是“闹心”。打开电视机,映入眼帘的是开机广告,只有看完无休无止的广告后才能进入电视选择页面。想要看电视,可看资源却寥寥无几,只有充值会员才能享受更多电视服务。关键是,充值完电视剧会员,还得充电影会员、少儿会员,会员收费层层嵌套;充值完电视机大屏会员,还得充值手机小屏会员,大小屏平台会员互不兼容。

随着电视机演化成智能终端,承载各种视频App,看起来拓宽了电视机的娱乐边界,丰富了观众的消遣方式。然而,无休无止的开机广告、层层嵌套的会员收费、平台各自为营的收费体系以及大小屏并不兼容的会员规则,使得电视机从“娱乐窗口”摇身一变成“充值窗口”,观众在“套娃式”充值体系的支配下,陷入“会员充了,但没完全充”的消费陷阱。

商家想要通过细分市场、增值服务盈利本无可厚非,但这种“套娃式”充值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加价,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严重影响了观众的收看体验。而且,“套娃式”收费虽然可以让商家短时间内获利,但长远来看,电视与观众之间的信任场被消解,电视厂商赖以生存的根基逐渐动摇,竭泽而渔必将自食苦果。

会员收费体系日益复杂,还是要回归互联网电视的主体来考量。与其他智能终端不同的是,电视严格受牌照限制,视频网站需要与拥有牌照的企业合作才能在电视端播出,并通过分红获利。在硬件利润受限的条件下,各大视频网站瞄准观众,力图在软件上谋得收益,于是一环扣一环的“套娃式”会员收费随之产生。

由此看来,根治“套娃式”会员收费还要从改变游戏规则入手,理清电视厂商会员收费的标准与明细,同时要加强监管,防止其向观众嵌套、打包、强迫式收费。电视厂商盈利也要有度,毕竟电视受众逐渐转向老年群体,不能用层层加码的广告和收费将他们拒之门外,否则吃相难看,让人看之闹心、观之反感。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庹亚男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