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无人装卸、无人巡检……人工智能大赛广州赛区开赛
语音播报

12月27日,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人工智能大赛”)广州赛区开赛,来自32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名参赛选手汇聚广州,开展人工智能技能的巅峰对决,争夺“全国技术能手”荣誉。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学生组)比赛现场

紧贴沿线技术:人工智能训练师选手需搭建“无人港口”

本届人工智能大赛共设置四个赛项: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智能传感器技术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训练师(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飞行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中,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学生组)和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项(职工组)在广州赛区举办。

记者在广州赛区现场看到,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项职工组的选手正在紧张地调试服务机器人,他们需要在5个小时内,完成四个任务模块的比赛。选手除了需要完成服务机器人的激光雷达可视化、前后摄像头可视化等关键模块集成外,还要在三个应用场景中完成任务。比如在人工智能运载任务模块,模拟的是无人港口场景。选手需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把“货轮”上的“集装箱”通过岸吊卸载AGV小车上,小车将“集装箱”运输到塔吊位置,通过塔吊放到堆场位置,再通过卡车等运输。整个过程实现无人操作。又比如在工业巡检任务模块,AGV小车装上云台摄像机后,化身“巡检机器人”,当识别到未佩戴防护手套等不规范操作时,就会发出警报。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赛项则模拟的是智能工厂中协助装配的场景,融入了人工智能、5G+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

广州市运通水务有限公司研发部副经理陈衍,参加了人工智能训练师职工组的比赛,他坦言本次比赛“难度挺高”,“考核了行业最先进前沿的技术,我并没有完全完成四个任务模块。”他认为,比赛很贴合生产实际,比如比赛中考核的工业巡检任务,在他所在行业的水务巡检都会用到这种技术。“以前水务箱涵巡检都是靠人工巡检的,如果我们铺设了轨道机器人进行巡检,将会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项(职工组)比赛现场

加快培养选拔人工智能技能人才

人工智能大赛是我国面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领域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比赛任务均来源于企业的真实案例,我们只是经过了赛项设计和提炼。”大赛专家工作组总组长黄麟介绍,本届大赛聚焦先进制造业,赋能智能传感器、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机等核心工业级装备,遴选典型工业场景,展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多种模式,示范先进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大赛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行业前沿技术,比如智能装载技术,是本届大赛新加入的,是目前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强烈。黄麟介绍,第一届大赛三个赛项共600多人报名,而到了第二届大赛,比赛规模扩大到四个赛项,共1000多人报名,从侧面反映了行业人才对技能提升的需求。“通过竞赛平台,我们希望促进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生产、社会生活服务等多场景中的推广应用,加快服务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及其人才培养,真正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培、以赛促改’的办赛目标。”黄麟说道。

据悉,本届人工智能大赛共有四个赛区,分别是苏州、广州、肇庆、黄山,共700多名选手参加决赛,将产生24名“全国技术能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