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政企合力,打通五华县“稻虾共作”项目“任督二脉”
语音播报

今日记者从番禺区派驻五华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获悉,几辆大货车于近日缓缓驰进五华县华城镇政府大院,车子停稳以后,早在此地等候的番禺区派驻五华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领导、华城镇领导、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悯农公司)相关负责人迎上前,随后,以上三方举行了一个简约而又不简单的接收仪式。

之所以说不简单,是因为车上载着价值50万元的电缆,这一批电缆由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捐赠,送给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稻虾共作”基地。该基地达500亩,规模在五华县所有的基地中排第一,由悯农公司和黄埔村村委会共同打造。电缆的到来,使基地用电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明年开春后,即可实施“稻虾共作”。

以“稻虾共作”为抓手,破解荒地复耕复种难题

今年年初,五华县把荒地复耕复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番禺区派驻五华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立即响应,深入各村调研。当了解到黄埔村有一处连片500亩的荒地时,工作组主动牵线搭桥,邀约悯农公司与黄埔村村委会座谈交流。去年第二季度,悯农公司从广州番禺引进“稻虾共作” 模式,在稻田里同时种养水稻和罗氏沼虾,达到“一田两用,一季双收”的效果。

当时,悯农公司在五华县梅林镇的示范基地已经取得成功,“稻虾共作”基地正如雨后春笋般在五华铺展开来。悯农公司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经营模式受到黄埔村委会的认同,为该村破解荒地复耕复种找到了一条新出路。随后,悯农公司与黄埔村村委会达成合作,由村委会集约土地,流转给公司经营,实施“稻虾共作”,公司付租金给村集体和村民,同时优先考虑让该村的脱贫户到基地务工,增加他们收入,巩固脱贫成果。

项目实施遇瓶颈,广州政企合力攻坚打通“任督二脉”

今年5月,黄埔村“稻虾共作”基地正式动工。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悯农公司遇到了难题。一方面,由于荒地已20多年没有耕种,公司在修筑道路、平整田地、修通灌溉水渠等方面花费较大,远超过预算。另一方面,基地所需要的电缆、变压器、开关箱等配套设备设施之前都没有铺设,如果铺设,据估算,所需要的费用150万元左右,依悯农公司财力状况,难以支付。

悯农公司向当地党委政府反映配套设施缺乏的问题,但是由于华城镇财政紧缺,也无法解决。从今年6月开始,该项目被搁置。

8月19日,番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徐永到五华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并到黄埔村“稻虾共作”基地调研,当了解到基地存在的困难迫切需要解决时,立即表示,将统筹番禺政企的力量和资源,对基地实施定向援助。

随后,徐永与番禺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村镇商会会长王锦荣取得联系,向他说明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稻虾共作”项目的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希望他发扬企业家精神,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瓶颈,让项目顺利实施并竣工。

同时,番禺区对口支援办常务副主任、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春雷会同番禺区派驻五华县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组长胡晓明登门拜访王锦荣,进一步介绍黄埔村项目的价值和意义。

领导的诚挚举动,打动了王锦荣先生。他表示,为了五华县的乡村振兴项目顺利实施,集团将全力配合,贡献番禺民企应有力量。从今年10月开始,公司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加班加点生产。今年12月上旬,项目所需的电缆生产完毕,可以交付使用。

在此期间,徐永密切关注捐赠事项的落实情况,经常过问进展,积极沟通协调各方。番禺区南村镇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定期召集镇商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组召开沟通协调会,优化捐赠方案,最终使捐赠电缆一事圆满完成。

同时,项目也赢得了广梅指挥部的支持,指挥部援助了价值30万元的变压器、电箱、开关等设备。

↑左六为王锦荣

“稻虾共作” 联农带农助增收,发展前景广阔

悯农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得到广州市、广梅指挥部、番禺区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得到番禺民营企业的鼎力相助。下一步,他们将抓紧时间施工,做好铺设电缆等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争取在明年开春后,在基地里种上水稻、投放虾苗,联农带农拓产增收。

黄埔村是武状元李威光故居所在地,“稻虾共作”基地离故居500米左右。工作组、华城镇与悯农公司计划,将故居与基地联结起来,以农旅结合的方式,助推华城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发挥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据了解,目前五华县 “稻虾共作” 基地已遍布13个镇,共建成30个基地,总面积达2500亩,直接带动300多个农户就业,年产出罗氏沼虾300吨,总产值2400万元;年产出水稻640吨,总产值200万元;“稻虾共作”项目已成为五华县党委政府大力主导、大力支持的富民产业。今年12月,“稻虾共作”项目被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列为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典型案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覃相貌、刘佳、张勇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