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曼到广州,一千多年前,一艘双桅三帆木船,仅依靠风力万里远航,为中阿海上贸易揭开一页不断为后人称道的篇章。
12月13日,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友好交流采访活动上,广州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朱晓秋从镇海楼里展出的一艘“苏哈尔”号船模讲起,为源远流长的中阿友谊丰富又一处细节。
唐代广州曾设“藩坊”,供阿拉伯及波斯外商居住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始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此后一直延绵两千多年。
朱晓秋介绍,唐朝建立后,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东方强大而统一的国家。阿拉伯来华使节络绎不绝,从651年到798年这148年之中,据不完全统计,阿拉伯遣唐使有近40批次。
“唐朝采取了开放的对外政策,在广州城西,专门辟出一块地方供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的外国商人居住,称之为‘藩坊’。”朱晓秋说,不仅如此,唐朝还以政府的名义任命德高望重的商人为藩长,管理藩坊,实现了外国人自己管理自己的格局,藩长在藩坊拥有行政、司法、商务和外交等权利。藩坊由于大量聚集了大里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以及南海诸国商客进出或居留广州,使这里充满了异国情调。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在《苏莱曼东游记》中对此也有记载。
到了宋代,由于西北陆路交通不畅,中阿交往主要以海路为主。当时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海外国家多达五、六十个,其中阿拉伯国家商人是来宋次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从宋太祖开宝元年至宋孝宗乾道四年,阿拉伯来华贸易有史可考的达49次。
朱晓秋介绍,在广州和泉州的蕃坊里有很多蒲姓外商,绝大多数来自阿拉伯国家。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展区三楼内陈列了一块“蒲氏家族墓碑”,其上记录了阿拉伯人蒲氏家族由宋至清在华生活情况。如今,在广州珠江村还留下一座蒲氏宗祠。
阿曼航海家远航广州,故事载入《一千零一夜》
“公元7至13世纪,中国与阿曼的交往成为中外交往的非凡代表。其中,‘苏哈尔’号远航广州,更成为阿拉伯国家和大唐王朝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开辟的象征。”朱晓秋说。
原来,公元8世纪中叶,阿曼著名航海家欧贝德驾着双桅三帆木船“苏哈尔”号,依靠风力,在海上航行近万公里,经过7个半月抵达广州。他为中国带来亚麻、毛毯、金属制品及阿曼特产乳香;返航时,满载中国的丝绸、陶瓷、樟脑、麝香以及食用香料。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那篇脍炙人口的《辛伯达航海旅行记》,便取材于欧贝德的这段经历。
1981年仿古船再次抵穗,船模见证友谊再升级
1978年,中国与阿曼建交,苏丹卡布斯命令工匠造一艘长22米,高3米的仿古船,再进行一次辛伯达式的远洋航行,目的地就是中国的广州。苏哈尔港是阿曼的传统造船基地,此次仿古帆船的建造就在这里进行,这艘船被命名为“苏哈尔号”。
1980年11月,这艘按照古代阿拉伯远洋商船结构和式样仿造的“苏哈尔”号木船,从马斯喀特海军基地启航,依靠风力,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历时216天,于1981年7月1日抵达广州。
1991年7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参观广州博物馆,阿曼文化部便将“苏哈尔”号船模赠送给广州博物馆,以纪念仿古木船“苏哈尔”号从阿曼到广州的科学考察活动十周年。
“我们广州博物馆一直非常珍视这具‘苏哈尔’号模型。”朱晓秋说,从受赠之日起,广州博物馆便将其放入镇海楼展厅中进行展示,数十年来持续向市民游客讲述阿拉伯帝国和中国交往的这段历史。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姝泓 叶作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部分图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