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瓦当艺术|挡千年风雨,诉岁月蕴藏
语音播报

近日,《屋檐艺术——中国古代瓦当》由文物出版社推出,这是该社推出的重磅系列“考古与文明丛书”之一。

该书是考古学家们馈赠给我们的可触摸到的古老文明的礼物,他们以生动的语言,精彩的图片向我们讲述他们探索的成果,带我们寻味往古,追溯文明。

《屋檐艺术——中国古代瓦当》以图文的形式详细介绍了瓦当的起源,以及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瓦当的时代特点、纹饰特征等,并对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介绍了古今对瓦当的研究著录,瓦当的制作和使用、秦汉瓦当的鉴定与收藏。本书是对瓦当研究的通识性读物,有助于人们了解古人的习俗好尚,对瓦当研究及收藏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从人猿揖别之始,先民就为生存不断寻找构筑栖身之所。在距今约三千一百年的西周早期,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瓦出现了,这是古代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事件。随着先民对中国独特的土木结构建筑中使用瓦的经验的不断总结,瓦当应运而生。作为筒瓦瓦头的瓦当,既有保护房屋椽子免受风雨浸蚀“出头先烂”的实用功能,又有装饰屋檐,寄托人们美好向往的艺术与精神效果。

▲古代瓦当位置示意图

 ▲战国燕饕餮纹瓦当

中国最早的瓦当集中发现于周人的老家,位于陕西省扶风、岐山境内的周原遗址。在西周瓦当滥觞之初,瓦当皆做半圆形,除众多的素面半瓦外,还有重环纹瓦当。至战国,七雄各霸一方,各地所用的瓦当多富浓厚之地方特色。

  ▲战国树木双鸟纹瓦当

到了秦代,以云纹、葵纹、网纹等图案为母题的瓦当流行起来,其实物主要发现于以秦都咸阳为中心的陕西关中一带。

  ▲王莽四神瓦当

至汉代,瓦当在使用的广泛性与艺术性方面都臻至它的鼎盛时期。西汉瓦当除了变化多端的各式云纹瓦当外,西汉中期出现了瓦当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大类——文字瓦。汉代图像瓦已不甚流行,但见于汉长安城一带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却是图像瓦当的压卷绝唱。

  ▲西汉“长生未央”瓦当

  ▲西汉“飞鸿延年”瓦当

东汉以后,瓦当艺术走向衰落。由于佛教文化的传入与生根,文字瓦骤减,唐代以后几不见踪迹。各种图案瓦也渐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莲花纹瓦大行其道。唐代偶见一二佛像瓦当,已使人有几分新鲜之感。宋元明清瓦当艺术如日暮余晖,完全失去了秦汉雄风的强劲与冲击力。

▲清光绪锦灰堆中的“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瓦当残片

瓦当的图像、图案和文字对研究古代的历史地理、思想意识都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更有助于了解古人的历史渊源、习俗好尚。至于瓦当的艺术价值更是有目共睹。图案瓦当的丰富变化,图像瓦当的天真奇肆,文字瓦当的舒卷自如都是老子“道在瓦甓”的绝好图证。

瓦当之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问。说它古老,因为对它的著录早起于近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说它年轻,因为对它的专题著录开始于距今二三百年的清代康、乾时期,而对它集中的专题研究更开启于20 世纪后五十年。目前瓦当资料的汇集、图录的编选已受到广泛的重视,瓦当之学的潜力是很大的。拂去古代瓦当上的历史尘埃,让我们一起走近它,共享它古老而迷人的卓然风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文物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