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 助推青年留乡返乡 赋能老区乡村振兴
语音播报

□ 陈思璐  曾志辉

人才是第一资源。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今年7月底以来,我们选取井冈山为例,深入实地走访。通过深度调研发现,当前老区存在引才难、育才难、留乡难等人才问题。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其原因,针对性提出校地合作育才、乡贤柔性引才等对策建议,希望能为以人才振兴赋能老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一、现状问题

一是引才方面。引才政策靶向有待进一步精准化。例如,目前多数引才政策均指向新兴产业领域,并以硕士学历及以上为主要受惠对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类岗位和医生类岗位面临严重空缺的窘境,引才政策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未充分契合。二是育才方面。课题组调研发现,部分高校发展定位不明,地校合作关系不紧。三是青年留乡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老区仍有不少人认为青年走出去才是有出息。在对138名农村大学生父母的调查中,高达78.3%的父母不支持孩子回乡。经调研发现,青年留乡工作选择范围小,社交面也相对狭窄,存在个人婚恋困境,使得人才流失风险加大。

二、原因分析

引才体系建设方面。首先,老区受自然、历史条件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因经济发达地区巨大“磁场效应”造成的人才外流现象。针对此客观情况,应更精准定位自身的引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强以柔性为主的引才体制建设。其次,部分地方有待形成更为系统完善的人才引进体系。对此,应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发展规划,使人才引进与项目、资本、资源禀赋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无缝对接”。最后,对人才认识停留在高学历、高职称等传统观念亟待打破,人才引进与地区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同步谋划深度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校地合作育才方面。人才培养存在供需不匹配问题,校地合作育才有待加强。如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学科研究等办学方面与当地目前重点发展的“1+4+N”产业(更需技术型人才)方向契合度不高,一定程度上这加剧了大学生就业供求结构性矛盾,部分学生毕业面临专业对口率低、就业机会有限等问题,导致人才输送环节变得模糊单一、地方人才引进环节受到阻碍,间接影响青年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

青年个人发展方面。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关于00后的调查显示,90.5%的受访00后表示在就业或创业时会优先选择青年发展型城市。就业机会(67.0%)、生活成本(65.4%)、经济发展(64.8%)是00后选择未来定居城市时的主要考虑因素。这与本课题组所调研的情况以及问卷回收数据结果基本相符。返乡就业与外出大城市就业相比,返乡就业的优势在于生活压力更小、收入更稳定,以及能够方便青年“顾家”“尽孝”。但由于城乡经济收入差距较大,以及新一代青年婚恋择偶上的改变,青年在回乡就业维持稳定收入和在大城市打拼争取高收入的选择间往往摇摆不定,且因为家乡社交范围小、职业发展前景有限等种种原因,导致青年人才对于留乡、返乡存在一定顾虑。

三、对策建议

校地合作育才。因地制宜建良策,校地合作筑基础。合理定位校地合作的主体双方,深化整合人才资源的认识。发挥当地政府校地合作共建主导者、战略规划决策参与者、可持续发展支持者、合作全过程引领者的作用,统筹配合高校制定各项发展工作,因地制宜落实招引人才返乡留乡政策。发挥本地高校作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者、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者、地方文化建设引领者的作用,为地方重大发展规划建言献策,探索高校优势资源与市场对接新机制,提供产业发展的人才动力和技术支持,推动构建文化资源共享的新格局。

婚姻情缘留才。官方引导增归属,姻缘留才辟新路。多部门运用姻缘留人的倍数效应营造婚恋环境,提升在外人才归属感。例如,当地有关部门搭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本地青年联谊平台,运用大数据筛选匹配本地未婚青年,全过程引导参与线下交友活动,提高青年情侣留居本地的概率;针对定居超过一定年限的青年夫妻,给予适当的住房补贴;对于携配偶返乡的青年人才,酌情解决其配偶的工作问题;开展家乡最美青年家庭、模范青年夫妻等评选活动等,广泛发动青年,不断增强青年归属感。

乡贤柔性引才。打好“乡愁牌”,柔引乡贤树良风。持续开展乡贤聚力工程,完善人才库建立和联系工作,加强对人才供给侧的关注,赋能柔性引才。发挥商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乡贤回归工程,多方合力完善乡贤返乡就业平台,助力地方招商引资。重视学界人才“后备军”,实行教师互聘制度,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城乡学校“联姻”,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作者分别系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