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州最大健康驿站:首批用房已具备交付条件,按“拎包入住”标准配套
语音播报

23日,记者走进位于万顷沙的南沙健康驿站,这是广州在建最大的健康驿站项目,可提供20948个房间,最多可容纳超8万人,相当于一个县城的人口规模。十多天前,现场还是蕉林番薯地和鱼塘,如今已经建起大片板房,首批用房已具备交付条件,计划25日交付首个地块共约2668间房。

截至23日18时,全市共规划建设方舱床位和隔离床位349239床,其中,方舱床位已建成移交89404床、在建54136床,隔离床位已建成移交40739床、在建164960床。当前,广州全面加强隔离用房资源储备,加快隔离场所等建设,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全力推动应急力量储备尽快投入使用,贯彻落实全省“一盘棋”统筹调度要求。

规划20948个房间,25日交付2668间

南沙健康驿站位于万顷沙镇义和围,项目总用地面积8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规划房间共20948间,是目前广州在建最大的健康驿站项目,将主要用于安置临时隔离人员。项目由省、市、区成立专班统筹建设,中建四局牵头施工,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配合施工。

项目采用集装箱快速建造方式,以最快的建设速度响应疫情防控需求。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分成三个区块,把任务落实到人,按小时倒排工期。从14日晚上开始进场,采用24小时轮班施工,正在抓紧冲刺。

按照项目工序,22日项目已迎来拼装和水电安装关键节点,有近1.8万人在场施工。22日首批1120张医护人员床位及2栋96间办公用房已具备交付条件,23日将有约1300间房达到交付条件。计划25日交付3号地块共约2668间房及库房、指挥中心、配餐中心等。25日以后,陆续分批次完成1、2号地块的交付工作。

除了隔离板房之外,健康驿站还设置了垃圾收集点、大巴洗消区及隔离人员出入口等功能区。该项目投用之后,将为全市提供更多疫情隔离场所。

十天前这里还是蕉林、鱼塘和番薯地

南沙健康驿站的选址有何考虑?

市住建局副局长黄成军介绍:“项目旁边是恒大汽车项目,附近暂无居民区,对市民的影响可降到最低。”另外,健康驿站距离广州市中心约一小时,能为快速转运隔离人员提供保证。

14日晚进场时,南沙健康驿站的所在地还是一片蕉林、鱼塘和番薯地。“现场的泥土就像豆腐脑一般,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软基处理。”黄成军介绍,施工团队先用了一天时间换土,再进行硬底化改造,平整土地。“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我们采用的是速凝混凝土。”

换土涉及大量的土方外运,与此同时还有建材的运入,加上水电等市政设施配套不足,需要完善市政管网。“大量的工程车辆进出,现场主要依靠两条路对外,给交通组织带来很大挑战。”黄成军说。

项目的工程进度按小时来算,分小块推进。“在高峰期,现场人数多达2万,还有三四千台机械,各种各样的交叉作业,统筹调度难度极高,人、机、料缺一不可,各环节都要跟上进度。”市住建局综合项目建设管理处处长荀巍说,“我们24小时在现场协调资源,帮助设计、代建、施工、监理等单位克服困难。”

材料由大厂采购,第三方检测甲醛

工期极度紧张,工程质量如何保证?

“从设计开始,我们就有防疫专家介入,审查施工图是否符合防疫要求。”荀巍说。记者在3号地块的图纸看到,现场分为隔离区、高风险区、卫生通过区、低风险区、指挥区、物资区,各自独立。“还有专门的区域给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荀巍说。现场的流线分为4条——收治入院流线、后勤人员流线、医护人员流线、物资流线,各条流线相互分开,没有交织。

“项目严把材料入场关,从大厂采购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由现场监理把关验收,层层把关。”荀巍说。“我们的监理通过旁站、巡视、巡查等方式监控质量,还有无人机图像成型进行整体把控。”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隆盛介绍,项目三个地块他们一共有上百人进驻,24小时轮转。

作为疫情防控场所,空气密封性是监理团队重点关注的对象。“我们尤其关注收边收口的细节,比如卫生间的排气,确保板缝接口100%密封。另外,移交前由第三方机构检测甲醛。”黄隆盛说。每天早上,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开会,发现的问题当天解决。

“除了监理拿着清单逐项检查,我们还请运营团队再检查一遍,把疏漏降到最低。”黄成军说。据介绍,22日已有运营团队进场了解流线,安排运营流程,还有医护人员到场查看办公区域的情况。

房间按照“拎包入住”标准配套

南沙健康驿站的房间为两张双层床的布局,可住4人。床垫、蚊帐、枕头、被单等床上用品已就位,部分床位配有电源插座。房间内有一体式卫浴,卫生间配置的是马桶,洗手池已通水。虽然房内没有空调,但工作人员表示会提供立地风扇。

房间按照“拎包入住”的标准配备生活物资。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房间内共同的桌子上,放置了电吹风、洗衣液、衣架、热水壶、水杯、卷纸、纸巾、消毒液、电池等物品。另外,地面还有四个水桶,里面装了毛巾、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

根据现场生活用品配套情况,隔离人员带上换洗衣服和充电器就能入住,更进一步可以加上电脑、个人护肤品等。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穗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陈忧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