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千疮百孔的书画,一堆破碎的瓷片,经过修补、装裱,得以重获新生,再现风华,这是艺术修复的神奇,也是文物艺术品修复师的日常。事实上,我们在美术馆、博物馆里看到的很多名画都离不开历代修复师的精雕细琢,《蒙娜丽莎》就修复过70多次。
围绕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胡一川的代表性油画作品《挖地道》的修复研究展于近日亮相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暂时不对外开放)。藉此展览,我们走近修复师的日常,看看他们如何以“妙手匠心”补上时间的缺口,让艺术品重新焕发出光彩夺目的魅力。
《挖地道》背后20余年的保护修复史
《挖地道》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此次展览的亮点在于只展出《挖地道》这一件作品,呈现了《挖地道》背后长达20余年的跟踪保护过程和修复技艺。
《挖地道》修复前
“胡一川先生的代表性版画和油画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作品。对胡一川绘画作品的保护研究和修复自1999年开始,历经二十多年,像《挖地道》在这期间就前后历经三次保护和修复。”广东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主任许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这幅《挖地道》是胡一川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为数不多的大型油画,属于损伤程度高、残损类型多的典型作品,主要病症是画面严重发黄,颜料层龟裂、剥落、雾白,支撑体变形,画幅霉变。加之存在大量隐性的病害,因此修复难度较高。”许炀说道,“胡一川先生的艺术个性很强,创作技法比较随性。由于受条件限制,没有太多讲究材料、技术应用的科学性;追求的是画面效果和观念表达;而且往往会不计时间成本反复对作品进行推敲修改——其作品的厚重感,一方面正是来自于这种不断修改产生的力度。这种种原因,导致油画颜料层和画布之间、各个颜料层之间的结合力比较脆弱,很容易层层脱落。”
《挖地道》修复后(广州美术学院收藏)
“在修复的时候,我们的原则是在保证技术安全性及材料可逆性的同时、最大保障油画作品的艺术信息留存。首先,是对画布进行平复,使画框为画布提供足够平衡的拉撑力,为颜料提供平稳的支撑,这相当于为整幅画打好了‘地基’;第二是根据画面颜料的特性和状况,对有脱落危险的颜色层和画幅的长裂缝进行加固黏合,为此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去实验合适的黏合剂和技术;第三是对作品进行全面清洁、除霉,让其重新焕发光彩。”许炀介绍道,“修复画幅上面那条裂缝是我们攻关的一个难点。这是一条因外力造成的,画布、基底、颜料层完全破裂的裂口,并且已经被前人修复过,由于修复不当,作品上存留了修复材料,并且画面出现明显凸起,所有的残损和修复信息已经不可考证了。最后,我们用手工接线闭合辅以当代材料黏合的方法进行修复”。
早前,修复《挖地道》时的工作照。(资料图片)
艺术品修复远不止于“修复”
胡一川这件《挖地道》的修复由许炀所在的“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完成,该工作室位于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创立于1999年,是国内高校首个油画修复专业单位,油画修复的综合实力一直保持国内前列,也是为数不多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作品修复保存研究基地”,现在也是“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所在地。
工作室内
在工作室内,摆放着许多专业仪器和工具。显微镜、色度仪、切片机、恒温恒湿保险柜、新风系统,以及几大柜的试剂瓶罐和挂满一墙的刀剪扳锤钳……工作区间窗户使用防紫外线隔音玻璃,当然,还有待修复和修复中的艺术作品,“这些设备和工具让我们的修复研究室有点像‘医疗实验室’,又有点像‘画室’。很多人将我们称做艺术品‘医生’,的确如此,修复一件艺术品,需要对作品的材料、技术要非常清晰,就像医生要先了解人体的结构,知道身体什么机能出问题,问题出在哪里。”
而“修复”二字,说来容易,背后却要经历一道道繁复的工序。了解画作是修复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许炀介绍,修复工作重点是依靠人的专业知识和手工技巧,但是也应在必要的时候充分利用现有科研器材,利用常规光线、紫外线、红外线、X光和显微镜拍摄取证。
所以,在每件艺术作品修复前,都会接受一系列的拍摄和记录,还有取样分析和耐受测试等科学检测。被修复的艺术品都有厚厚的“病历本”,详细记载着体检查出的“症状”,“病症”下一步可能的发展情况,专家讨论的修复方案,修复过程及对修复的成果评估,对未来使用和保存提出的建议等。
“文物艺术品修复其实远不止于‘修复’,从前期对艺术品‘症状’的‘诊断’,到对修复所使用的不同材料、试剂在微小局部进行尝试,到论证方案,再到修复档案的建立,都是艺术品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许炀说道,“尤其是规范化、标准化的艺术品修复档案,不但记录了艺术品的各种信息,还记录了艺术品修复的全过程,包括技术手段和修复材料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的和意义,近些年广东举办过不少艺术品修复专题展览,在参展的作者中,我们看到一些技术过硬的修复师反而没有形成这样的修复档案,很是遗憾,这不利于艺术品修复行业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我们也在大力倡导和推动文物艺术品修复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当代理念指导修复民间“非遗”
修复潮州金漆木雕,也是该修复研究室近年来的重要项目之一。
潮州木雕是广东潮州地区的一项民间艺术,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世纪50至70年代,广州美院的老先生们陆续到潮汕收了一批潮州金漆木雕精品,非常珍贵。为了修复这批馆藏潮州金漆木雕,广美组织了一个潮州金漆木雕修复组,由许炀负责。“这批木雕经过修复后,曾经在几年前‘乾坤戏场——广州美术学院明清潮州金漆木雕藏品研究展’中亮相,展出后,这批木雕的修复研究现在仍在继续进行,”许炀介绍道。
潮州木雕修复前
据介绍,潮州金漆木雕修复难度很大,它跟其他几大木雕的区别就是通雕,一些作品的通雕可达到七层。这样多层镂空的技艺特点,使一件精美的神椅轿要修复到极致,可能就需要两三年时间。“金漆木雕的修复涉及许多不同的工艺领域,我们希望探索在当代艺术品修复理念指导下的中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修复方法,因为民间传统技艺在修复木雕时往往采用的是不可逆的材料,追求完美再造,但与之相反,我们用可逆的材料来进行修复,也探索视觉上可识别,但是审美又平衡的方法。”许炀说道。
潮州木雕修复后(广州美术学院收藏)
古陶瓷修复里的精细“手术”
位于广州白云区的弘粹文化艺术品修复中心是岭南地区鲜有的专攻器物修复的机构。
走进工作室内,工作台上堆满了修复用的器具、材料和颜料,架上堆满了修复完成或修复中的陶瓷器物,清洗用的水槽,控温用的烤箱等设备则在另一侧的工作间中。
“对于古陶瓷,我们进行的是‘无痕修复’,修复技艺主要包括清洗、黏接、补缺、打磨、着色五大步骤,”该机构负责人之一、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品鉴与保护专业的谢奕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修复过程中每一步都很重要,比如说清洗不干净,那么黏接时候这个缝隙就有黑的印记,下一步的工序就麻烦了,我们坚持的原则就是从基础的一步步要做到位。清洗干净之后,我们会用慢干的材料做黏接,利用时间差做一些微调,让瓷器黏接得更为平整。在这之后,我们会有一个“补缺”。比如会用树脂和矿物质色粉做填充材料,把缺损的部分补上。有时候也会用3D打印技术,直接打印一个缺损的残片或者是配件,下一步是打磨,要平整到你手指划过去都没有痕迹,达到像划过玻璃一样的平整度。到了“着色”的步骤,则需要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细致的观察力,尤其是器物上图案缺失的地方,需要搜索了不少相关的资料,通过对比与推断,把缺失的花纹通过专业的修复技巧给“描画”上,修复之后几乎看不出有色差或者修补的痕迹。
“从清洗、黏接、补缺、打磨、着色这些大的步骤是相同的,但每件作品的窑口、年代、色泽、烧造方式等都是不一样的,具体到每件器物,修复时的微调技法还是要靠自己琢磨。当你修过的器物种类越来越多,你才能运用自如地面对每一件修复器物,这个需要有经验的积累。”谢奕刚介绍道。
修复前后(弘粹文化艺术品修复中心修复)
记者在工作室现场看到,一件在清朝时期的瓷碗在修复前是十几块大小不一的碎片,经过耗时一年的修复,得以“重生”,肉眼几乎看不出修复的痕迹。“古陶瓷修复技艺是中国古老的一项传统技艺,《景德镇陶录》中就记载了景德镇陶工黏合碗盏的方法。修复古陶瓷器,不同于修理普通器物,需严格遵守文物修复原则。在实施修复中必须忠于实物的历史原貌,反对操作者主观臆造,随意加工改变。对修复中的每一道工艺都要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并具有再修复的可能性,要‘整坏为好,整旧如旧’,而不是整旧如新。”谢奕刚说道。
该机构负责人之一刘建东告诉记者,曾有一外省藏家,通过邮递与网络通信的方式,委托修复一件破损严重的外销青花器,在正式交货时,作品的完美让对方竟然不敢相信是自己委托的那一件,后来在该工作室专业手段的验证下才相信,“保留最初器物交接时的指纹,通过高清图片进行前后对比等都是鉴定的专业手段。”
过去几年,弘粹文化艺术品修复中心成功修复了数百件案例,例如粉彩花卉缠枝扁方瓶、豆青釉八仙人物双耳瓶等。其中不乏一些海外藏家送来修复的瓷器。“古陶瓷是中国特有的产物,尤其在修复一些海外西洋古董瓷器过程中,可以一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汇。”谢奕刚说道。
广东“上新”首届艺术品修复方向研究生
修复一幅书画或一件瓷器,可能需要一年时间,甚至耗时更久,急不得,但行业上对修复人才的渴求很“急”。
弘粹文化艺术品修复中心负责人刘建东告诉记者,公司一直在招聘陶瓷修复师,但招聘启事挂了数月,一直没有招到合适的人选,只能由老师傅带着新学徒慢慢培养。
修复师并不容易做,许炀表示,艺术品修复是一门跨界学科。它涉及美术、历史、化学、物理、材料学、图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只会画画,或者只会化学,肯定做不好修复研究,科学地修复一件艺术品涉及到对艺术品各个方面的判断,包括风格特点、材料构成、人文价值、历史背景等,这些都是修复方案制定的知识基础。“所以,需要多方联动培养新一代艺术品修复师,这个领域一贯的师徒传承、手口相授的‘传帮带’方式,有其很好的一面,但需要进一步发展。”
2022年,广东省首届艺术品修复与鉴藏方向的研究生正式毕业,就为修复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血液”。
据悉,在2019年,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联合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等机构和专家,集结了广东省保存修复和美术专业的最精干师资和科研力量,开设自成体系的课程,开启了广东省首届艺术品修复方向研究生教学。以技艺学习为中心,通过实物、实地、实训的全实操教学方式,有力推动了广东省修复师的人才队伍建设。
“修复行业有特殊性,是一个需要从业人员终身学习的专业,对于修复专业的学生而言,过硬的专业知识固然很重要,修复的实操更不容小觑,通过大量的实操,才能培养修复师的眼光、手感和审美,更培养人的心性。在这方面,工作在博物馆、美术馆的修复师所具备的实操经验就尤为珍贵,这也是我们集结广东省内不同领域的专家来推动艺术品修复方向研究生教学的初衷所在,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和专业的高度推进文化财产保护与传承,也是广东省美协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的宗旨之一。”许炀谈到。
“文物艺术品修复就是为了将珍贵的文物和艺术作品更好地保存下来,一位又一位修复师前赴后继,使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让文化根脉得以延续。失去任何一件作品,失去的不仅仅是艺术品本身,随之消逝的很可能是一段文化与历史。这也是我们今天强调保护修复传承的意义所在。”许炀说道。
广州日报11月21日A11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部分图片来源:受访者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