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杨泓先生所著《风雅中国——杨泓说文物》在广州各大书店全面上架。该书以诗化的语言结合珍贵的文物图片,带领读者进行文物鉴赏之旅,在件件精美文物的流连品味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磅礴气韵与生动气息,邂逅属于中国人的清朗与壮阔。
本书收录的29篇文章,主要写于20世纪60年代初至90年代末,通过讲述古人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日常生活,向读者介绍考古文物知识。每篇文章的篇幅虽然不长,但蕴含的信息却极为丰富,读时能带来畅快解惑、怦然心动的美妙感受,合上书又回味着袅袅余音和淡淡幽香。
本书平装,全彩,配有250多幅精美图片,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全书分为文化篇和艺术篇两部分,其中艺术篇引导读者去欣赏青铜器、玉器、雕塑、绘画等。小到针和镜子,大到椅子、屏风;文有扇子、香炉,武有戈钺、大炮;从三星堆铜人到古代相扑,从有凤来仪到龙舞晴空……杨泓先生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
考古学专业书籍中常有生僻晦涩的古物名称、古奥艰深的图片和佶屈聱牙的专业用语,普通读者很可能会失去阅读兴趣。书中这些短文,就像一根魔法棒,将冷冰冰的文物激活,让它们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的故事。而透过文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畅游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而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下星空,转瞬千年,让我们跟随杨泓先生的脚步,开启一场奇妙的文物之旅。
本书能带给人深切的回味和思考,感触到贯穿全篇的两条线索。一条是连接古今的明线。作者通过对一件件精美文物的解读,深情地讲述田野乡间和街衢巷陌的故事,从小切口穿越悠悠历史,展现了广阔而精微的中华文明图景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读者可以通过文物这个“芯片”,领略蕴涵其中的知识、智慧和艺术,让一个个平淡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本书文章严谨不沉闷,条贯不呆板,宏整不零碎,具有鲜明个性和较高辨识度,读者可以从其文字中能读到坚实的专业基础、丰厚的学术积淀,还有打通古代、近代、现当代的力道,以及深切的爱与人文情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洪卫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