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7日从广州海事博物馆获悉,曾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风云,接纳过无数往来客商脚步的明代“接官亭”,有望重现旧日风采。
接官亭位于南海神庙西南面,属于明码头及道路遗址的组成部分。17日,广州海事博物馆宣布正式启动“接官亭遗址活化展示利用设计竞赛”活动,邀公众一起助力文化遗产活化创新。
接官亭及所在的明码头及道路遗址,不仅是当时商贸往来的重要地点,也是当时官方举行南海神祭仪的场所。据雍正三年(1724)《南海神祭仪》对该码头及道路的使用进行推测,文中写了载有皇帝圣旨的“船至波罗庙,番禺县行一跪三叩头礼,恭请登岸。陪祭官具吉服,鼓乐仪仗送至庙内,行一跪三叩头礼”。可知码头为举行登岸仪式之地。接官亭是在道路的南端与埠头之间的方形亭子,可供官员离船登岸后在此休整。
接官亭等遗迹早已湮没在时光中。2005年11月,为迎接瑞典商船“哥德堡号”复航广州,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文物工作者们开始对黄埔区庙头涌整治工程范围进行调查,并于年底在南海神庙周围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经一年多的考古工作,到2007年5月,在南海神庙周围10个地点、4642平方米的面积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从南越国到明清众多遗迹。明码头及道路遗址即是其中重要的发现。遗址由埠头、接官亭、平桥和官道组成,长约125米,宽约4米,出土了明清时期陶器、瓷器及建筑构件、生活用品,包括罐、盆、水注、雕像及石砚等器物。为保护文物,发掘后遗址进行了回填,在回填之后的路面上用红砂岩石板等进行了原貌重现。
当时主持发掘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全洪介绍,当时这一片种了很多香蕉树,码头和道路的两侧都是黑色淤泥,可以推测古码头是修筑在淤积的滩涂上。入港的海舶据推测不是直接依托码头靠岸,而是通过小船来接驳。
经发掘的亭子基础部分仍在,但顶部无存,亭柱倒塌。接官亭平面近方形,亭间地面为土面,夯打平整,四周用长条形红砂岩石围砌成一个方框以为台基,台基高20厘米左右。夯土面南北长3.7米、东西宽4.1米,条石外框的长和宽同为4.6米。外框石块的大小,长 112~118厘米、宽22~24厘米、厚20~21厘米;另一种较短,长83~86厘米、宽22~23厘米、厚22厘米。其基础略宽于亭面,底基宽为6.30米。亭间基础有5层砌石,砌法与埠头相同,也是红砂岩石块纵横交错平铺,底下则以条石横枕。下面有厚约20厘米的黄红砂夹碎石的垫土层,再往下是黑灰色淤泥。
接官亭的建造比较简陋,没有用砖石码筑台基,而代之以条石围拢。在方亭附近发现一件柱础和两根八角柱,以及部分栏杆构件。柱础和八角柱都是玄武岩,即俗称“鸭屎石”为材料。柱础为八边覆盆式,方形底座。面径29厘米、基座边长37厘米、座高18厘米、通高35厘米。有一截八角柱保存较长,上端开凿4个长方形榫口,分别在两个侧面上,上下各一。石柱直径28厘米、残长1.4米;榫口长10和15厘米、宽5厘米。亭子的构件均不在原位,但从柱头开榫来看,仍然可以推测亭子有木梁架结构。在亭子的四柱之间可能有勾栏,采集到红砂岩宝莲顶方形望柱、刻竹节栏板、如意纹栏板等。
全洪说,国内当下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对于宋以前的建筑一般不采取原址复原的方式,因为相关的比较精确的建筑资料留存比较少,凭有限的材料复原难免错漏,会给人以误导。但明代的建筑从形制到细节留存下来的资料比较完备,可以做到比较精准的复原,所以这一做法是可行的。而从实际效果来看,一处建筑群落应当会比一处视觉效果不起眼的地下遗址更能吸引人们来“打卡”,从而更好地传播南海神庙和海丝文化。
广州海事博物馆馆长王芳也表示,包括接官亭在内的码头和道路遗址是南海神庙景区“一进门”非常重要的一片区域,但过去很多人却都不知道,希望能够通过面向公众“广发英雄帖”,为接官亭征集到精彩的设计方案并落地实施。届时,接官亭将与北面山上的浴日亭遥相呼应,让人重温苏轼诗中“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的精彩气象,让曾位列“羊城八景”之首的“伏胥浴日”,再次给人们带来新的想象。
馆方透露,此次设计竞赛参赛方案中的活化利用方案不限,可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展示雕塑、文化长廊、展示墙、多媒体互动等,也可包括研学活动、教育项目等。参赛时间为2022年11月18日至2023年2月5日,评审时间为2023年2月6日至2023年2月15日,投稿可发邮箱hsbwg@gdd.gov.cn或致电020-82067904。竞赛设一等奖1名,奖金26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10000元;优秀奖5名。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苏慧颖 高云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卜松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