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脑:缓解“导航堵” 还能追犯人
语音播报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上海市、安徽省广德市、安徽省宣城市之外,“交通大脑”也已在广州市南沙区试点落地。“你看,整个交通场景中,包括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路、设施、环境等交通参与者都会被纳入AI的计算范围。所有车的动态在我们的数字系统里都有数字孪生,交通大脑元宇宙里的每一辆车对应真实世界的每一辆车,通过对路的承载力、车的出行需求、交通环境的认知,才能在有限的基础设施下优化城市交通运行。只有这么做,才能够彻底解构城市的交通问题,让我们完全掌握城市的交通出行规律。”站在具有“元宇宙”效果的指挥大屏前,张进飞对记者介绍道。

   “如安徽的宣城市,当遇到车流量特别小的流向,尤其是左转时进行实时感应控制,有车辆等待才放行,无车时不放行,这样就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减少车辆延误。通过红绿灯的智能化控制均衡,可以做到车辆99.6%以上的车不停车或者只停一个红绿灯就通过。”此外,张进飞介绍,“有时候,拥堵其实是导航造成的,导航提供路线建议是按照最短路线,但当许多车辆都按照这一建议涌向同一条路的时候,原本不堵的路就会变得拥堵。可计算路网和个体行为模型以动态掌握每一辆车的每一次出行,全量、智能计算道路容量、通行需求和交通状态,从而实时提供更佳的路径方案。”

    “还有另外一个很有价值的应用,就是特勤线路或者应急线路,利用交通大脑能够实现红绿灯的精准调控,让你一路畅行,但同时保证对其他方向、其他路口的影响尽量降低。以正在上海召开的‘进博会’为例,‘交通大脑’还可为各类城市重大活动交通保驾护航。”

      据悉,宣城交通大脑已经开始把“交通大脑”上升为“公安大脑”,将逐步赋能公安十几个警种的应用。“比如用于破案、追踪犯人,不用费太大的劲,不用冒太大的风险就能够把犯人给控制住。”而基于对非机动车、行人的数据感知和分析,这一系统还可以为市政道路的规划、改造,如非机动车道如何科学合理设置等,向有关部门提供建议。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