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电场(PFA)技术近年来成为房颤治疗的“明星”。其具有组织选择性和放电时间短等技术优势,是继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后的第三种房颤消融治疗新方法。
11月3日,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王景峰教授的带领下,心律失常团队采用第三代PFA技术——纳秒脉冲电场房颤消融系统(nsPFA),成功为一名64岁的患者陈叔完成了全球首例阵发性房颤nsPFA临床研究手术。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实现了局麻镇静下的消融手术,陈叔在手术中全程清醒,可与医生开展对话和交流。
患者手术中全程清醒可与医生交流
64岁的陈叔出现发作性心悸和胸闷3年多,每次发作时间持续1分钟左右,2个月前再发心悸和胸闷,确诊为阵发性房颤。陈叔慕名找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律失常专科主任谢双伦教授求医。
医院心律失常团队在前期PFA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快速高效地完成了此次nsPFA房颤消融手术。
谢双伦教授介绍,与现有PFA技术不同,nsPFA实现了局麻镇静下的消融手术,陈叔在手术中全程清醒,可与医生开展对话和交流。整台手术下来,总脉冲放电时间还不到100秒,与阵发性房颤常规射频总消融时间约30分钟相比,nsPFA的消融时间大大缩短。在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支持下,nsPFA导管可实现三维定位和标测,减少医患X线的暴露,消融后的标测电位显示,肺静脉实现了100%的完全隔离。
作为第三代PFA技术的nsPFA,通过纳秒脉冲的高效率和低刺激性,解决了现有PFA技术对麻醉要求高、患者疼痛等问题,陈叔表示,术中疼痛时间很短,程度也轻,除此之外没有感觉明显不适。
PFA成房颤治疗新思路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力衰竭和脑卒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早期干预心房颤动,维持窦律,可使患者有更大获益,已有大量证据显示在维持窦律、改善预后方面,房颤导管消融治疗优于药物治疗。
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是恢复和维持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的有效手段,但它们对消融区域组织的破坏缺乏选择性,甚至可能对邻近的食管、冠状动脉和膈神经等造成损伤。研究发现,脉冲电场消融治疗房颤比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有更多的优势。
王景峰教授介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PFA技术是在短时间内将高压电脉冲作用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导致跨膜电位形成,从而产生不稳定的电势,使细胞膜形成不可逆电穿孔(IRE),产生纳米级的孔隙,从而导致细胞膜渗透率的变化,破坏细胞内环境稳态,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的消融方式。通过脉冲电场消融,损伤肺静脉的前庭心房肌,使肺静脉中的电位无法传出,最终达到治疗房颤的目的。
谢双伦教授介绍,PFA消融主要具有两个优势:一是具有组织选择性,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和食管,且采用非热能消融方式,减少高温或冷冻带来的其他组织损伤,不会引起肺静脉狭窄,对导管的贴靠要求也较低;二是放电时间短,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
虽然PFA房颤消融技术因其独有的技术优势而令医生和患者充满期待,但现有PFA技术仍存在术中肌肉收缩严重、麻醉要求高、假性隔离等问题,导致大部分临床研究均在全麻下开展手术,对患者舒适度和手术安全性都极为不利。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黄睿、沈丽娜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伍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