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伯庸的最新短小说《长安的荔枝》出版,讲述一项将鲜荔枝运逾千里之距的艰难差事,以微观人事折射大唐宏观社会,微信读书列为神作,推荐值高达96.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以微见著,含蓄而有力地点出当时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生活,形象跃然纸上。
《长安的荔枝》正是选中了这一小小的切口,讲了唐朝小吏李善德如何把这个项目做成的故事,从鲜荔枝运逾千里之距的艰难差事这一微观人事中,感受大唐宏观的历史背景,也从中感受到职场的无奈与博弈,与古代的“自己”共情。
大开脑洞的盛唐项目管理手记
这样一个复杂和不可能完成的项目,如果交给你,要如何规划呢?
小吏李善德被领导连哄带骗地接下了这个任务,恐慌过后冷静听取友人韩洄、杜甫等的建议, 为了家人和自己,最终决心放手一搏。
要想保证任务完成,必须亲历躬行。他一路颠簸进入广州城,拜见岭南经略使,差点被直接拿下。好不容易想办法弄到了通行符牒和资助,又继续搜寻锁定当地最好的果园,这才开始研究具体转运路线和保鲜方法。
为了保证鲜荔枝能及时到达,他开始做一些先期的转运测试,为此他发明了“脚程格眼”,贴到土墙上,从上而下是各路人马,从左至右是里程距离。在广州一收到信鸽带回的消息,立刻用四色笔填入格眼。黑圈为不变,赭点为色变,紫点为香变,朱点为味变,墨点为流汁。如此一来,转运路上荔枝变化情况便一目了然。
第二批、第三批进一步据此精进路线,改善保鲜方法,直至找到最优路线,如期达成转运鲜荔枝的目标。
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项目,就被唐朝的一个小吏用项目管理的方式逐步拆解推进,最终如期完成。整个故事看起来,除了必要的背景描述,简直就是一个项目管理手记。作为一个普通的职员,我们在接到一个不可推脱又非常难完成的项目时应该如何着手?从项目启动和规划到最终执行和收尾,李善德都给我们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拆解任务的模板。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书中的一些金句:
“仿佛只有沉溺于艰苦的工作中,才能让他心无旁骛。”
“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守的规矩。”
“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长安。”
“和光同尘,好处均沾,花花轿子众人抬。”
屡屡被大家拿出来分享。
能够最终圆满完成荔枝转运这件事,还因为李善德的身上还有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精神,“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李善德最终也没有谋大官,在一次次的荔枝转运中,他逐渐发现自己越接近成功,朋友就越少,心里就越愧疚。在即将成为朝堂红人之际,他果断放弃了一切荣华富贵,选择了当面质问杨国忠,得罪权臣。有些冲动是苟且不了的,在经历了荔枝转运的艰难历程,李善德也没有丢掉自己的善良。最终他举家到了岭南种植一片自己的荔枝园,远离了长安的惊险日子。
马伯庸说:“这是一本写给基层办事员的书,以他们的视角审视历史。”看到了李善德的一腔孤勇和一颗初心。人都一样,越长大越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和平凡,但只要相信自己,就能成为站在光里的英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朱紫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莫斯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