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30种名画带你领略“视听”的盛宴
语音播报

阅读《画外有清音:中国画里的音乐史》这本书,在欣赏优美古典的画作时,还可以感受到悦耳动听的古乐,实在是一种视听上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该书选取了自上古至清末的三十余种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并深度解构文物中的意象,在挖掘其中音乐元素的基础上,独辟蹊径,着重阐释其背后所蕴含的音乐思想史价值。通过具体而丰富的文物实例,折射出中华音乐文化在历代传承和多民族文化交融交织的蔓延流变过程中所呈现的风姿声色。

具体而言,这些图画有《孔子圣迹图》《九歌图》《斫琴图》《信西古乐图》《塞宴四事图》《紫光阁赐宴图》等,作者深入剖析这些名画中的音乐元素,从而梳理出古代中国一部浩浩荡荡的音乐史。

中国是个有历史、有故事并有着上万年艺术、思想和学术文化传统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保留和延续着远古文明的伟大民族。尤其是独具特色的乐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一以贯之,早在上古时代就逐步孕育形成了由“先王乐教”到“礼乐教化”及至“礼乐治国”和“礼乐之邦”等名传千古的历史文化印记,成为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标志。

本书采用乐图互证的方式,阐释我国源远流长的音乐历史,运用的是传统与现代接轨的学术理念。本书的研究对象包括相关典籍中的史料信息和近现代以来科学考古的新发现,如青铜绘饰、画像石、画像砖、墓葬壁画、石窟壁画、文人绘画等。

音乐图像涉及史前5000年以来远古人类遗存的哨、笛、埙、磬等乐器图像,上古文明繁盛之期的礼乐教化、《箫韶》《九歌》与诸子胜迹,汉唐时代的乐舞百戏、鼓吹、经变、伎乐和琵琶声声,宋元明清时代的杂剧、元曲、说唱、复古雅乐和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乐舞,以图像史料为主体的乐史文献通俗读物,直观逼真和生动翔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万年乐史流变的伟大历程。

明摹本《胡笳十八拍》 南京博物院藏 


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会长李荣有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了一番精辟的概括,“本书采用乐图互证的方式阐释我国源远流长的音乐历史,运用的是传统与现代接轨的学术理念,这对于广大读者以及后来的研究者继续开发利用我国古老悠久的艺术文化传统精髓提供了良好的思维空间,为弘扬中华民族深邃悠久的艺术精神打开了新的学术视角。”同时,这本书还“着重从历史文献中挖掘音乐文献的价值,从文献与文物双重角度来阐释音乐史问题,运用绘画艺术、文学艺术中的关键信息解读音乐文化现象,并在保持书稿可读性、趣味性的基础上,坚持了剖析过程中学术的严谨性与价值追求”。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苏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