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黄埔答卷 ⑦
基础设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围绕“四区四中心”发展战略,着眼“一岸双轴三片”空间布局,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道路,将绿色发展理念、低碳发展要求贯穿发展全过程,前瞻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全方位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湾区时报 钟飞兴 冯冬枚
黄埔区打造滨水湿地,建立多元慢行系统,丰富市民出行体验。受访单位供图
黄埔区在生物岛推出的文远知行自动驾驶便民线。受访单位供图
黄埔区持续推进绿色交通设施的建设,已建成开通有轨电车1号线。贾自豪 摄
南岗河科学城段 贾自豪 摄
神舟路口袋公园以“云”为主题让高新科技人才共享。受访单位供图
完善交通网络,破解发展不平衡
发展之基,始于大道。
从黄埔老港海关码头东门出来,向北,即进入扩建一新的双向八车道丰乐南路;向东1公里,则是石化南路。
这两条路,正是纵贯黄埔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创新大道与开放大道的南端起点。
从丰乐南路或石化南路出发,一路向北,可畅达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最终直抵黄埔北部与白云区交界处。
黄埔区地理南北狭长,南北向交通联系弱,一度成为制约各片区间联动发展的瓶颈。2018年,黄埔区依托现有道路,谋划改扩建成两条双向八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命名为“创新大道”、“开放大道”。
“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大的生态格局。创新大道与开放大道由南向北串联黄埔港、广州科学城、广州知识城三大经济功能区,激活沿途的产业积淀、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将成为激发黄埔创新活力的纽带。
随着广州城市中心的一路东移,开放大道与创新大道建成后,有望成为广州交通版图上的一条“新中轴线”,实现黄埔区南北三大片区全程快速化“半小时生活圈”。
这两条大道的建设是黄埔区破解辖区内外联络不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缩影。
从开发大道、开创大道、开泰大道、开源大道、黄埔东路,到开放大道、创新大道、知识大道、九龙大道……过去十年,作为广州东进的桥头堡,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找准发展定位,立足“四区四中心”,以路为纲,持续推动区内片区之间的交通融合,推进城市扩容提质。
特别是原萝岗与原黄埔区合并六年来,新黄埔区将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当成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建设“8纵8横”的内部骨架路网格局,黄埔临港经济区、长岭片区、永和片区和知识城道路建设不断提速,持续增强城市主次干路与高快速路的衔接。
随着开放大道、创新大道、永九快速、东部快速等主干路网加快建设,全区已基本形成“16快”的主干路网结构。此外,黄埔临港经济区、云埔工业区、西区等多个老工业区的交通设施持续更新完善。
截至2022年8月,黄埔引入2条城际铁路、6条地铁、建成有轨电车1号线,全区高速公路里程共计约161公里,区内607条市政道路、约626公里通车运营,构建了30分钟直达港澳,30分钟通达机场、高铁站、港口,1小时连接大湾区主要城市的立体交通体系。
十年间,随着交通大动脉不断延伸,黄埔区的城市版图进一步拓展,科学城扩容7倍至145平方公里,黄埔临港经济区构建“一核三带多点”的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助力新材料产业园、翟洞产业园等15个产业园区的建设全面提速。
绿色引领基础设施,提升老城新活力
十月的广州,秋高气爽、气候宜人,黄埔区南岗河白鹭翩翩起舞,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南岗河全长20多公里,由源头木强水库一路向南,汇入东江北干流。随着水环境的持续改善,让当地的生物链条更加丰富,成为水鸟“天堂”。
根据广州市水务局10月21日通报,南岗河主河道共统计到鸟类68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3种;南岗河源头木强水库,则统计到栖息鸟类46种。当中不仅有目前广州各大水体常见的白鹭,还统计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褐翅鸦鹃、蛇雕、画眉、红喉歌鸲等珍稀品种。
南岗河为何能够吸引众多鸟类栖息?调查结论认为,南岗河的上游位置,位于岭南丘陵地带。黄埔区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尽可能地保留当地的自然山体原生态,为迁徙鸟类中途停歇提供了条件。
但要让本作为“移民”的迁徙候鸟在一处地方“流连忘返”,还需要更充分的条件。
这得益于近年来黄埔区大力开展水污染治理,南岗河水质已提升至Ⅲ类水;良好水质搭配南岗河所具备的绿树成荫、植被茂盛、河道有深有浅等特点,有利于鱼虫繁殖;而浅滩和鱼虫繁殖,又为鸟类觅食提供方便,使得更多鸟类在南岗河流域栖息,让南岗河成为“小鸟天堂”。
南岗河吸引的不止是水鸟的“天堂”,更是市民的“天堂”。已建成21.6公里的南岗河碧道,成为沿岸居民的休憩打卡地。陈女士就常常到河边碧道散步,晚上还会在岸边的小广场上跳舞。
“南岗河环境很好,绿道干净整洁,河水也变清了许多。”陈女士说,每次散步都能看到水中成群的鱼儿。“鱼儿多了,吃鱼的鹭鸟也时常见到,整体生态有了很大的改进。走在这里很舒服、很惬意!”
南岗河是广州治水的缩影,也是黄埔区水环境治理的名片。
2016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黄埔区以流域为体系、以网格为单元,通过控源截污、自然修复、海绵建设等实行系统治水,将构建绿色生态水系网络与打造高水平国家现代化创新城区紧密结合,探索具有岭南特色的超大城市治水之路。
同时,该区以碧道建设为引领,统筹“陆地-河岸-水中”构建生态空间廊道,建设绿色生态驳岸,打造滨水湿地,建立多元慢行系统,全面提升滨水空间人文、生态、功能品质。
十年来,黄埔区一直倡导绿色出行,持续推进绿色交通设施的建设,为节能减排固碳减碳做出积极贡献。
目前,全区已建成开放30公里风雨连廊、640公里绿道、47公里碧道,获批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其中,以轨道站点为核心,黄埔区沿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布局构建15分钟风雨连廊系统,为群众出行提供遮阳避雨功能,极大地改善了慢行出行体验。
同时,该区在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思路引导下,构建绿色生态碧道网络与打造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城区紧密结合,探索一条水、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南岗河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就是黄埔区“以水兴城,产城融合”的真实写照。
依托优质的水资源和健康宜居的水环境,目前南岗河沿岸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人才,孵化了上千家科技企业,流域内约130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黄埔实验室等8个国家级创新产业园入驻,成为广州东部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带。
2022年5月,南岗河从广东众多河湖当中脱颖而出,作为广东唯一的河湖入选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幸福河湖建设新征程。
精雕细琢绿色空间,打造特色生态圈
曲径通幽处,林深绿意浓。在黄埔区文冲街道石化路西侧榕溪谷,一株株高山榕树亭亭如盖,焕发着勃勃生机。
榕溪谷,前身为大沙防护林带,原址有众多高山榕生长,林下空间开阔,景观视线良好。现有景观区域未设计观赏园路及休闲配套设施,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休闲价值发挥不足,群众参与度不高,利用率和影响率较低。
有鉴于此,黄埔区巧用榕溪谷原址树木构建主景点,充分发挥本土树木景观和生态作用,将榕溪谷建设成为以榕树为主要观赏景观的主题口袋公园。
榕溪谷主题口袋公园,只是黄埔区近年来拓展绿色公共空间的一个案例。
近年来,随着环境品质不断升级改造,黄埔区有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在家门口出现,逐渐成为人们休憩、社交、锻炼的好去处。它们犹如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把城市的角落变成了诗和远方。
2021年初,黄埔区住建局与各街镇通过2个月时间的实地考察、摸查走访及座谈研究,选定住宅小区聚集及人流集中区、古树大树群落区、城市低效绿地区等特征地块约30个,结合土地使用情况,编制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方案29个。
这些口袋公园的建设与选址点的自然风貌、人文环境相适应,各具特色。
比如,住宅小区聚集地块以服务社区居民为主要目标、增设休闲健身设施为主要建设内容,力求创造休闲娱乐的景观空间;古树大树群落以保护古树和城市树木为主题,强化古树保护工作;城市低效绿地,则着重融入历史文化风貌,突出本土特色和文化气息,打造社区文化主题的口袋公园。
截至目前,黄埔区已建成龙湖街党群服务中心口袋公园、奥园口袋公园、神舟路口袋公园、鱼珠智谷口袋公园、永顺大道口袋公园、万科尚城北口袋公园等13个;暹岗口袋公园、榕溪谷口袋公园等6个正在施工中;正在加快推进塘口鼓文化公园、普晖社区公园等17个口袋公园的前期工作。
同时,该区优化公园与城市边界连接,38个公园“拆围透绿”,最大程度还绿于民,实现“出门见园、转角见绿”。在黄埔公园、香雪公园、创新公园、华圣公园、狮子岭公园5个公园绿地草坪设置搭帐篷区域,让公园绿地成为居民群众家门口的花园、乐园。
“一城半绿林”。目前,全区共800余万平方米市政公共绿地、40个城市公园、1个公共广场、13个口袋公园、13.6万株行道树、4.7万平方米天桥勒杜鹃、1.1万平方米立体垂直绿化等共同构成了黄埔区城市绿色生态图谱。
过去十年来,黄埔区将公园绿地建设当成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依托“一岸双轴三片”新型发展空间,围绕“国际范、时代风、岭南韵、黄埔魂”整体思路,将黄埔区岭南文化、开发区创新创业精神等历史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合,丰富群落层次,优化生态系统,打造林下空间,形成转角见绿、城中见林、林中有景的特色生态景观,一处处老城记忆升级迭代成为新城名片。
目前,黄埔区南、中、北片区形成四大特色生态圈——
南部滨江区域,以黄埔公园滨江水景、牛山炮台爱国公园、文冲街幸福公园、红山街文明公园、穗东街和谐公园等多个主题公园为核心,基本形成黄埔古港生态圈。
中部的科学城片区,围绕产城融合,以香雪公园“十里梅林”、创新公园“四季花海”、创业公园“浪漫樱花”等主题公园为核心,基本形成科创生态圈。
北部的广州知识城片区,则以帽峰山森林公园等自然绿色屏障为轴,九龙湖公园、凤凰湖公园等形成知识城生态圈。
此外,以“羊城最美绿道”为轴,串联起揽胜园、叠翠园和水墨园构建生物岛生态圈。
其中,香雪公园“十里梅林”、创业公园“浪漫樱花”、创新公园“四季花海”、水墨园“水墨景”等多处公园绿地,已成为黄埔区特色鲜明的城市记忆。
智慧赋能城市治理,打造发展新样板
提前预约、凭二维码客票扫码上车,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巴士从黄埔区生物岛官洲地铁站A口公交站开出,绕既定环线行驶。
在行驶过程中,自动驾驶巴士无需人工操作,可自动避开路边障碍物,拐弯、停车、等红绿灯等操作流畅,乘坐体验与真人驾驶近乎无区别。
“很平稳,也能自动拐弯,红灯停车等。总体很顺畅,技术几乎达到了与真人驾驶无区别的地步,行进过程中车辆还会自动判断路面其他车辆,能够有效地礼让和自动停车,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车距,真心点赞!”市民曹小姐说出了自己的体验感悟。
这是广州首批上线的自动驾驶便民线。此次开放的两条自动驾驶便民线路,分别为黄埔区生物岛地铁官洲站环线、广州塔西站环线。
推出自动驾驶便民线,是黄埔区开展智慧城市治理工作,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近年来,勇立潮头的黄埔区,抢抓新基建风口,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充分融合,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黄埔区以广州市成为国内首批双智试点城市为契机,打造全国第一个城市级规模化的综合融合感知体系,构建服务于高等级自动驾驶的“车城网”平台雏形,并搭建一个基于“新基建”进行城市治理和交通管理的应用体系。
截至目前,该区在科学城、知识城、生物岛等区域范围内,完成了133公里城市开放道路和102个路口的智能化改造,建设了车路协同城市公共数字底座和智慧交通AI引擎,打造了6个智慧交通生态应用平台,建立智慧信控系统,精益求精提升交通管控效率。
通过规模化建设“智慧的路”、部署“聪明的车”,黄埔区落地全球第一个服务于多元出行的自动驾驶MaaS平台。
截至2022年6月30日,MaaS接驳路线已在知识城、科学城等区域实现常态化运营,开通5条公交环线,建设300多个接驳站点,满足市民多元化便捷出行需求。
在城市治理方面,黄埔区实现对泥头车超速、逆行及驾驶员闭眼、抽烟、玩手机等危险驾驶行为与违章事件的实时感知和处置,弥补查处盲点,形成闭环管理。
依托车路协同感知的实时数据,该区交通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科学城、知识城建设智能路口数量占比达81%,车均延误降低20%,绿灯空放浪费下降约21%,有轨电车1号线路段实现了信号智能优先,每趟次行程时间节省约28%,区内主要道路实施动态绿波的控制策略,实现车辆一路绿灯通行。
面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黄埔区在知识城大力推进CIM平台建设,对知识城辖区内重点区域进行现状三维单体高精度建模的同时,接入交通、市政、古树及建筑等多项城市资产数据,通过立标准、汇数据、搭平台、展应用的方式,在CIM基础平台扩展六项智慧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黄埔区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在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隧道防汛应急管理为例,如何预防车辆、人员误入水淹隧道?
早在2020年7月,黄埔区打造了广州首个隧道积水自动拦截系统——隧道防汛应急指挥系统。
据了解,该套系统以积水点为中心,通过电子水尺、超声波传感器等设备对积水点进行实时水位、现场图像等要素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
当隧道水位到达10厘米时,启动一级响应,隧道入口处警示指示灯亮起,广播语音及LED信息情报板将提示车辆绕行;当隧道水位到达27厘米时,启动二级响应,隧道入口禁行指示灯亮起,LED信息情报板提示车辆禁行,声光报警器拉响,双向车辆拦截系统启动,道闸关闭。
该套系统的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以往依靠人力、时效性较差的窘境,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监测预警的精准度、抢险救灾的时效性。
2021年以来,黄埔已在全区19个下沉式隧道全部安装该系统,为正在构建的黄埔“应急大脑”织密了神经网络,为搭建更灵敏的神经系统,实现全方位感知的“智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数看黄埔智慧城市建设成就
截至2022年8月,黄埔引入2条城际铁路、6条地铁、建成有轨电车1号线,全区高速公路里程共计约161公里,区内607条市政道路、约626公里通车运营。
建成开通有轨电车1号线、在建谋划3条(段),建成开放30公里风雨连廊、640公里绿道、47公里碧道,获批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编制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方案29个。截至2022年8月,已建成口袋公园13个,6个正在施工中,17个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完成133公里城市开放道路和102个路口的智能化改造,打造了6个智慧交通生态应用平台。
在知识城、科学城建设智能路口数量占比达81%,车均延误降低20%,绿灯空放浪费下降约21%,有轨电车1号线路段实现了信号智能优先,每趟次行程时间节省约28%。
增设非机动车道以及优化非机动车道改造共计34条,总长约112.4公里。
全区19个下沉式隧道全部安装隧道防汛应急指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