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镜是从清代才开始逐渐普及的,在此之前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与人们朝夕相伴的就是铜镜,菱花镜、八角镜、葵花镜、彩绘镜……林林总总的名色,使这些从时间长河里走出来的铜镜,组成了一个璀璨的艺术王国。它们是怎么被一代代工匠制造出来的?工艺流程有多复杂?其中蕴含了怎样的工匠精神?且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珍贵遗存
铜镜各具风姿,饱含工匠精神
在玻璃镜普及之前,铜镜是人们生活里的亲密伴侣。爱美的女子梳妆打扮,离不开它们;衙门口挂着的“明镜高悬”的牌匾,得靠它们来镇场子;普通人家也大多要在门口挂一面“照妖镜”,希望明晃晃的青铜让一切魑魅魍魉现出原形……这些铜镜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要经过多少繁复的工艺,才能使一块粗糙的青铜,变成一面美丽的镜子?最初拿到铜镜,揽镜自照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惊喜?
且让我们发挥一下想象力,回到清代中期的打铜街体验一下生活。你说你不知道打铜街在什么地方,的确,在今天的电子地图上,已难觅打铜街的踪影了,其实它就在光复南路一带,也就是老西关的核心地带之一。说起来,西关铜艺发源于清代中期,那时,玻璃镜已经开始流行,铜镜制造已如落日余晖,不如以往鼎盛了。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铜镜制造的全过程,再发挥更多一点想象力,我们自然就知道古时一面面美丽绝伦的镜子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工匠精神如何使得它们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闪光。
“打铜街”以打铜闻名,我们走在这条老街上,叮叮当当的打铜声不绝于耳,街道两旁铜器铺成行成列,货架上的铜盆、铜碗、铜壶、铜筷、铜镜……琳琅满目。咱们不要忘了此行的目的,还是赶紧走进一家铜器铺,穿过店面,到后面的作坊一探究竟。毕竟,了解了铜镜的制造过程,我们去博物馆,就不会只是看个热闹,而是能看出很多门道。
▎制造工艺
精心制造模与范,工序繁复考验人
既然是去探寻铜镜制造工艺流程的,我们就得拿出小学生的态度,虚心观摩与求教。你看,工坊里有个老铜匠,刚刚打磨完一块铜镜,正满意地欣赏自己的作品。他打磨完的这块圆铜镜,表面十分光滑,对着照一照,虽然不如玻璃镜那样一下子把面容看得清清楚楚,但头发梳得是不是整齐,首饰戴得歪不歪,还是能看出来的。对“照镜”经验丰富的古代女子,脸上的粉涂得匀不匀,也能看得很准呢。
闲话少说,趁着老铜匠有空,赶紧上去请教吧。咱们先给他递口茶,对他的作品称赞几句,保管他打开话匣子。这不,他已经拿起一块泥坯说开了。“造铜镜啊,先得制模,就是用上好的陶土或灰砂,捏出模子。想造什么样的镜子,就捏成什么样的模子,菱花镜、八角镜、葵花镜……全靠我们一双手,模子的正面,得修整得十分光滑,考功夫,镜子的背面要雕刻各种花纹,就更考功夫啰。你看,我在这面铜镜背后雕刻的是水仙花,连镜子的钮座都刻出了水仙的样子。这刀工不好学,我当年不知道挨了师父多少打,才学会了这手功夫……”
老铜匠越说越兴奋,如果任由他说下去,光制模就得说上三天三夜。咱们趁着他停下来喝茶的功夫,赶紧提下一个问题:“模子做完了,下一步该做什么呢?”只听他“咕噜”一声,把茶咽了下去,说:“做完模子,得用火烧,烧好后,就该做范了。把两片陶土胚分别合到模子的表面与背面,压牢、夯实,模子的花纹就全印到土坯上了。印得不够好的地方,还得修修补补,两片外范做好后,拼在一起,用火烧透,晾凉,就可以浇铜液了。做范说起来比做模简单一些,也是很考功夫的,土质不好,或者烧的火候不到家,热铜液一浇下去,外范一裂,前面的活就白干了。这手艺是从祖师爷那里一代代传下来的,我当年跟师父学的时候……”
听着老铜匠在那里絮絮叨叨,你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模范”这个词的用法,是不是就是从这样的工艺里发源的。话说,铜镜的制造源于新石器时代,工艺代代传承与改进,也不只铜镜,青铜器与铁器的制造都离不开制模与制范,你这么想,也不是没依据,咱们回头再一查究竟吧。
滚烫铜液铸成镜,细细打磨出精品
老铜匠絮叨了很久,才把“做范”的工艺讲完,我们听得有点晕了。也不能怪他,他一辈子都在干这个事,每天琢磨的就是怎么把自个的活干好,说多几句也很自然。
说完“做范”的工艺,就得说炼铜了。幸好老铜匠书读得少,否则,如果他从战国时期的工艺名著《考工记》开始讲起,一直说到他自己是怎么跟着师父炼铜液的,铜和锡的比例怎么调,炼出的铜液可以铸剑,再略略调整一下比例,炼出的铜液可以铸镜;再怎么调整,炼出的铜液可以铸造铜盆、铜碗、铜筷子;给老百姓用的铜器,炼铜没那么讲究,如果是给王公贵族乃至天子炼铜,为了排除杂质,要炼几十遍,直到火焰冒出青气,那就叫“炉火纯青”……真不知道要给他倒多少壶茶,才能听他讲完了。长话短说,炼铜液是个技术活,作坊里那口坩埚看着简单,能耐一千度的高温。炼出的铜液滚烫闪亮。把制好的镜范平放在地上,通过镜范上的小口,均匀地把铜液浇注进去。待铜液冷却,凝固成形,打破外范,一面美丽的铜镜就制成了。
恰巧,工坊里有刚制成、还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咱们拿起来,对着一照,居然啥都看不见。老铜匠看着你我的傻样,哈哈大笑,告诉我们,还没用“磨镜药”打磨过的铜镜是照不出人影的。其实,如果我们具备足够的化学知识,就会知道,铜液在浇铸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铜镜的表面会覆盖一层氧化物,不能反射光线,必须将锡汞剂均匀地涂在表面,细细擦拭与打磨,去除氧化物后,铜镜表面才会光亮照人,有了上市销售的资格。
当然,这些化学知识,老铜匠是不懂的,他只知道,祖祖辈辈就是这么干的。你看,积累技术经验与发现科学原理之间的确有一道鸿沟,要跨越并不容易。不过,如果我们只是从课本上学习了科学知识,却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应用于工艺实践的,还经常觉得这样的学习无聊,那真该去老铜匠那里上上课。至少,书本上的知识会变得有趣很多。而且,知道了这么多铜镜的制造工艺,我们下次再去博物馆看到这些美丽的宝贝,就不会有空入宝山的遗憾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月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